山水视线

我喜欢把“视”解释成“看待”。“视线”就是为更加纯粹的看待加上距离,好在视线可以移动,望远若近,视险如夷,那么视线以内的山水也就有了迷离梦幻般的不可言说性,如何诠释这种妙不可言,决定着山水画家的个性与风格。

微信图片_20200718161510.jpg

                       张超杰 城 市

   前贤有云:“进此当以天地为师”。自然界真实山水的自然形态、生长结构以及时空的光影变化,如何做到“胸中有丘壑”,如何通过仔细观察辨认,如何用笔墨淋漓体现,便成关键,这也是画好山水画的立命根本。青石流水、茅舍芦汀、枯藤古树、流云飞瀑,皆能入画,要让他们生动变化,时而排插纵横,以奔放取胜;时而细勒密皴,以枯淡见长,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以小见大能容万物,视大为小唯求统一。你的视线便是你绘画的个性。

    我理解的山水光影变幻,就像调试相机的焦距,山石与树木的远近交错、明暗关系,较难处理,那么就要有调整,我们就要运用透视原理(中国山水是散点透视),运用大小、干湿、浓淡的技法,就像视线通过距离就有了清晰与模糊。你视线的远近决定你绘画的个性收张。

    但凡往事皆为序曲。临习古人的山水,与前贤对话,也是在体会古人的视线,观察他们是怎样看待和表现亘古的壮丽山河,从中汲取传统的笔墨技法养料,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个性的笔墨技法并演化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让眼前的山水与心中的山水对话是非常重要的。锤炼自己艺术语言时,又千万不能贪多求繁,还要注意这类笔墨技法的延伸扩展性。石涛曾说过“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全”就是这个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一幅山水画中,不宜出现各种各样的树,这样很难统一,这时就需要你画树的技法有扩展性,墨笔稍作变化,便林木成荫、花草丛生了。

微信图片_20200718161523.jpg

                     张超杰 窑 洞

     好在描绘山水的方法和形式,相对于当代或者传统,都远不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某个历史阶段,一种思想方式、一种语言风格或许会占上风,但相对于文化史、美学史坚实的积淀,绘画精神性的纯粹质量将永远就是一个被借以诠释我们内在需求,讴歌或者鞭挞客观世界的语言符号。

    客观世界不可言说,山水不可言说,视线不可言说,只能尽量用眼睛去看。每个画家的眼睛都是一面镜子,视线就是镜子的反光,我们太需要通过更多镜子的折射反光,看清视线之外。

微信图片_20200706162134_副本.jpg

                张超杰 满纸烟云黑他乡作故乡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