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尽管他已去世80多年,却仍然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公众人物。以至四方各界的人们时常将他挂在嘴边,念之、叨之、评之、论之。一个作家,先不管他写过什么作品,天天被人提起,这便是成功。

有人将他视为新文化的旗手、民族灵魂;也有人对他性格中的斗士特征深感不适。有人将他抬上神坛,供着捧着,顶礼膜拜;也有人将他看作传统文人,旧时代的一枚喷子、愤青。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总之,鲁迅的话题太多。今天,只说鲁迅与钱的事:他既是个文豪,也是个富豪。换句话说,他并不是原先被标榜的“无产阶级”。事实上,鲁迅在拥有思想自由的同时,也获得了高度的财务自由。此话也可反过来说,他有了财务自由,才能有思想自由。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世俗真理: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有一个中国特色的传统悖论:上一句说金钱如粪土,下一句却说仁义值千金。

任何时代,知识分子都是社会精英,而思想家则是知识分子中的精华。当然,思想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他们比较常见的职业身份包括:作家、教授、大律师、教育家、高级记者等等。总之,是那些能以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交换、影响社会情绪的人。

划重点:民国时期虽然有各种的不堪,并且时常伴随着战乱,但它有一个可取之处,就是能够厚待本时代的知识分子。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中国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而“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而“讳言钱”。鲁迅1923年曾向我们的祖父母一辈人(那时的莘莘学子)做过“娜拉走后怎么办”的报告,一针见血挑明一一

梦是好的,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鲁迅全集》)

《鲁迅全集》有很大部分的内容是鲁迅的日记,而鲁迅日记中又有很大部分是记录日常的经济收支。鲁迅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下4个部分——

1、公职收入

鲁迅担任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务员,时间长达14年。在此期间他的工资逐年增加:1912年10月后定薪俸220银洋;1913年2月后薪俸240银洋;1914 年 8 月薪俸增280银洋;1916年3月后增为300银洋。1924 年1月《社会教育司职员表》载有周树人应得“年功加俸”360银洋。

2、教学收入

“五四”以后鲁迅除了供职教育部以外,还在北京的8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6年(1920-1926)。1920年8月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兼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同时又兼任高等师范等校讲师,每周各一个小时,讲课费每月共60大洋左右。其间,他去西安讲学一个暑期,得讲课费400元大洋。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由林语堂推荐专任厦大国学院教授,月薪400元。1927年2月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500元。

3、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收入

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鲁迅受聘为“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元大洋,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共计14700大洋,折合黄金490两。

4、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时期,“卖文为生”也就是自由作家,依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起初北新书局每月支付给鲁迅的版税是国币100元和《奔流》杂志编辑费100元;他在报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每千字3-5元,每月收入至少500,生活比在北京时宽裕得多。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根据历史资料换算,鲁迅前期(北京时期)是以公务员职业为主,14年的收入相当于今164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9130元。中间(厦门广州时期)一年专任大学教授,年收入相当于今18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14000多元。后期(上海时期)完全是自由撰稿人的身份,9年收入相当于今210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2万元以上。

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完全依靠思想挣来足够的钱,能够超越“官”的威势,摆脱“商”的羁绊。

值得注意的是,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是他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2倍多。钱,是他坚持“韧性战斗”或 “跪着反抗”的经济基础。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实的鲁迅。

当然,在同时期的文豪中,鲁迅还不是收入最高的。

以胡适为例,1928年12月,亚东图书馆送来一张账单,上面写明了胡适几种书籍的版税和稿酬,计胡适收入近3万银圆,这可是一笔巨款。有学者做过统计, 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收入月均1500元,折合人民币约有5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上流阶层了,他的这个收入是鲁迅的两倍多。

胡适的家有庭院,有汽车间,有锅炉和热水汀,有浴室和卫生间,雇用门房1人,厨子1人,女佣1人,打扫杂役2人,司机1人。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那时候普通人的收入怎样?按照《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等记载,在工业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大概是7到11块银元,而县长的工资每个月也就是20元左右。但是工资最低的不是工人,而是当时的警察,每个月只有2元,这个薪资如果放到现在是不敢想象的。

社会各阶层有没有薪资高的,当然有的,在1931年的《议会法》中明确写明国会议员的工资每个月也在300到500元之间,这样的工资在民国可谓是不低,但是这并不是最高的工资,最高的工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

据1914年北洋政府发布的《教育部直辖学校职院薪俸暂行规定》,教育界的薪酬待遇,其中大学的普通老师每个月在160元到260元之间,大学校长每个月可得到400元左右,而当时的中学老师平均每个月也在60元到80元不等。可能现在我们感觉这个数字有些小,但是相对于当时的物价而言,教育行业的薪资是十分可观的。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四合院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还是一套北京的四合院。在民国时期北京一套四合院的价格在2000大洋到3000大洋之间,鲁迅用自己一年的工资便可以成为潇洒的房东。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有人研究发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数家影响力颇大的出版机构汇聚于上海的商业中心棋盘街,成了中国的一大出版基地。中国80%以上的书店集中在上海四马路(即福州路)南北方向的三个街区,故称“文化街”。

此时,中国的稿酬制度已与国际接轨,有三种基本形式:1.稿费,又叫“润笔之资”、“润笔费”;2.版税,又叫“提成费”、“版费”;3.买断版权,又叫“作价购稿”。

当时的稿酬标准不一,北京的官办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稿酬可达4-5银元/千字,而上海的刊物大多是民办的,故而一般稿酬为1-3银元/千字,鲁迅的文章一般稿酬是3银元/千字,时而是5银元/千字,比如《二心集》的稿酬为6银元/千字,在上海算是比较高的稿酬了。上海出版界拟定的版税标准一般在10-25%之间,比如郭沫若的版税是10%、胡适的版税是15%、鲁迅的版税是20%,而梁启超的版税高达40%,他甚至提出了“自印包售、六折算账”。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据历史地理学家、时任北平图书馆职员的谭其骧回忆,当时他的月薪是60银元,且在北平的一些大学做助教,也发表一些文学作品,加起来,他的每月收入是100-120银元。重点是,谭其骧的支出情况,他每个月的房租仅仅5银元、每个月的伙食费也才10银元,坐黄包车从景山西门到东安市场只需7个铜元(1银元等于460铜元)。1937年,谭其骧还以20银元/每月的薪酬雇了一个秘书,帮他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这样的消费水平意味着一个人20-40银元,就可以在北平过上不错的小日子,也意味着一个作者每月发表8000字作品,就可以维持生计了。

附录:鲁迅家的菜谱

鲁迅自己在日记中爱写吃喝等琐事。有段时间,鲁迅每天吃啥,许广平也都是有记录的。现如今的“上海鲁迅纪念馆”,展览出来的那两本《鲁迅家用菜谱》,就是许广平记下来的,并且很幸运地避过战火,留存到现在。这份菜谱,一日不落地记录了,鲁迅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这7个月的伙食。我们单单看菜单,就知道丰盛又好吃。据研究专家赵惠民先生说,当初他们接收到这份菜单时,在场10来位研究者,差不多异口同声惊叹,“不可能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的两本《鲁迅家用菜谱》,其中清晰地记录下了鲁迅一家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间的用餐状况。此间鲁迅刚刚从广东来到上海,生活起居尚未稳定,便采取当时沪上流行的“包饭”形式解决日常就餐问题,饭菜由餐馆做好,每到饭点送餐上门。据王寿松先生考证,许广平记录这两本菜谱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结账的方便。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鲁迅不是“无产阶级”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