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女作家:我的人生,从丈夫打了我一巴掌开始

学生时代的她被称为“宁波皇后”,青年时代的她被誉为“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中年时代的她是当红编剧。

她是张爱玲口中,唯一能够与之比肩的人物,在那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家暴,离异,牢狱之灾,依旧坚韧不屈,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她说过:“中国人都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也信,我还不想死,我要活到有一天,看看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招数来对付我。

她有多么的不幸,就有多么的顽强,就像石缝里蹦出的野草,再艰苦的环境都能够蓬勃生机。

她就是被丈夫一巴掌打出来的作家:苏青。

微信图片_20200725194616.jpg

她用坚韧的一生,告诉我们:即使生活里有再多的不幸与挫折,也要积极乐观的与生活斗争到最后一刻。

打破束缚,是逆境的转折点

1914年她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富裕的家庭,祖父家里有几千亩良田,父亲赴美留学,于是她被寄养在祖父母家,那时她叫冯和议,字允庄。

这年苏青的祖父在外经商时认识了一个戏子,祖母听说他们的关系极其暧昧,被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没有办法。

她对苏青说: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索性劝你祖父把她娶进门,让别人还能赞我一声“贤惠”。

她虽然年幼,却也看出了祖母的为难与无奈。

8岁时,苏青父亲留学回来,她跟母亲被接到了上海接受高等教育。

父亲虽然不纳妾,却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经常夜不归宿,母亲无奈的选择了隐忍。

11岁时父亲的身体终于被无休止的挥霍拖垮,病逝了。

祖母与母亲婚姻的不幸,以及糟糕的家庭氛围,并没有打败她对婚姻的憧憬。

1933年苏青作为唯一考入民国第一学府国立中央大学的女学生,在聚会上与丈夫李钦后一见钟情。

微信图片_20200725194502.jpg

这年,婆家来提亲,母亲为了让她跟弟弟能有学费上学,欣然接受了彩礼,并要求上完大学再结婚,苏青对此也是坦然接受。

然而这就是噩梦的开始,苏青去学校的第一年就发现怀孕了,无奈之下,她只能退学回家待产。

不久后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婆婆在产房外嘲讽的说:“怎么不换一个性别生。”甚至告诉下人,不许她哺乳,以求能快点生个男孩传宗接代。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地位一下子从云端跌入谷底,这时丈夫也有了外遇。

在婆婆的逼迫下,她总算生下了男孩,丈夫欣喜之下,决定外出创业。

苏青终于可以离开婆家压抑的氛围,怀着满腔憧憬,期待在丈夫的呵护与恩爱下开始新的生活,然而丈夫微薄的工资根本养不起他们。

眼看米缸见底了,她照例问丈夫要钱起了争执,囊中羞涩的丈夫恼羞成怒下给了她一巴掌,问道:“你也是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问我要钱!”

自此一巴掌打醒了她,她一怒之下愤然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

胡兰成说:“她的离婚,很容易使人把她看作浪漫的,其实不是。她的离婚具有几种心理成分,一种是女孩子式的负气,对人生负气,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种是成年人的明达,觉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

看尽了祖母与母亲的忍耐,她选择快刀斩乱麻,用自身的努力告诉新时代的女性:独立远比爱情靠谱。

独立自强,是成功的基础

1942年离婚后,前夫一分钱的抚养费都不出,作为母亲,她需要养活自己的孩子,于是她拿起了笔,写了一篇文笔尖锐的散文《论离婚》发布在《古今》杂志上。

这篇文章赢得了当时的上海市长陈公博的青睐,陈公博此时正因为外遇跟妻子打得火热,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简直就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将苏青引为知己。

微信图片_20200725194513.jpg

他立马派秘书去打听苏青的近况,知道她借住在亲戚家,又离婚带着孩子,便邀请她去政府机构任职文员。

然而,她的文章笔锋太过大胆露骨,不能被充满官僚气息的政府接受,没多久,她就委婉的跟陈公博请辞,转而投向上海杂志界,创立了《天地》杂志。

拥有一颗玲珑心的她别出心裁的用从周作人那里讨来的签名照作为赠品发表在杂志上,并且实行老顾客预定八折优惠,一时门庭若市。

隔年她又写了一篇《结婚十年》发布在《风雨谈》杂志上连载,自此一炮而红,盛名一时盖过了当红作家张爱玲,让上海市民爱不释手,前后印了36版,成为了出版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传奇。

财名双收的她并没有因此而骄纵,为了争夺发行折扣,她亲自从出版社背着一袋子书去马路上叫卖,与书贩子们讨价还价,活脱脱一个女汉子。

有一次苏青累到了,有人问她:“你一个女人家,这么拼命干嘛!”

她说:“因为靠自己活得最踏实。”

这就是为母则强的苏青,因为她知道,她的身后还有四个孩子等着她,现实不允许她有一点点的软弱,她必须坚强。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哪怕被淤泥沾染,被岩石阻挡,荷花依旧会带着自己的光芒破土而出,她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名震上海。

生活待我如糟糠,我待生活如初恋

抗战胜利后,汪伪政府倒台,陈公博因查出当了汉奸被捕,后被枪毙,苏青也被牵连,一时间人人骂她:“文妓” “汉奸文人”“落水作家”等,她都一笑了之。

她曾经这样说过:“我在上海沦陷期间卖过文,但我那是适逢其时,并非有意为之,我没有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是怕进宪兵队受苦,如果国家允许沦陷地区的人民苟且偷生,我便问心无愧。“

朋友建议她换一个笔名,她却说:“我又没有做亏心事,换了名字才是心虚。”

可想而知,自此投出去的稿件都是无人问津,甚至有人还举报她写的文章充满淫靡之风,而被公安局调查,她只能忍痛封笔。

有人说:“苏青为人作文,是世俗的,百无禁忌的。“

在那个年代,她泼辣,大胆,不畏艰苦, 无论生活给了她多少磨难,她摔倒后依旧爬起来,拍拍灰,抬头挺胸充满热情得继续与命运死磕。

微信图片_20200725194524.jpg

苏青选择做编剧,刚开始没人用她,她就去上海文化局戏剧编导学习班报名,然而却因身份问题被拒绝了,后来在剧作家夏衍的推荐下才勉强入学。

经过刻苦的学习,她凭借过硬的文学素养,改编了郭沫若写的《屈原》,在华东戏曲汇演时,广受好评。

但凡参演的演员,都纷纷获奖,就在人人欢喜时,她这个编剧却跟奖项无缘。

她并没有气馁,而是依旧竭尽全力改编《宝玉与黛玉》,一下子红极一时,京沪连连续出不下三百场,她又再一次从黑暗中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

人生起起伏伏,却无法让苏青弯腰,哪怕所有的一切被暴风雨席卷一空,她依旧非常的强大,大不了从头来过,我依旧能够坚强的站起来。

回首苏青的一生,她是坚韧的,独立的,也是果断智慧的。

像石缝里的野草,更像是腊梅,不论风雪严寒,照样能够开出自己的风采。

婚姻中的她果敢,快刀斩乱麻,该断就断,绝不委屈自己。

生活中的她智慧坚韧,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来,在时代的岁月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次次用实力赢得人们的肯定与喝彩。

她用一生的履历告诉我们:只要乐观而积极的面对生活,哪怕生不逢时,渺小的我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在自己的时代里发光发热,不虚此行。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