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平陽明矾出口与鳌江港贸易

清末民国平陽明矾出口与鳌江港贸易

c9455f0227632221c9861232af2e0f7.png

清末民国平陽明矾出口与鳌江港贸易

–先从温州港后改鳌江港出口,60%以上由王广源商行运销国内外

2020-08-12

民国七年(1918),著名地理学家林传甲编撰出版的《大中华浙江省地理志》-《平阳县》载:“古鳌头为全县商业中心,茶、矾、海产所萃,由帆船装运出口”。而据《中外地名大辞典》载:“古鳌头市一浙江省平阳县东南三十里,东濒东海,甫临鳌江。交通便利,茶、矾、海产,咸萃於此,商业繁盛,为全县冠”。由此可见,至少在清末时期,鳌江就已是一个商贸兴盛之港口中心城镇。

940938503984f45c40c746d78d1aef1.png

民国12年(1923),鳌江港正式开埠。民国22年(1933),携渔业与船运之便,鳌江正式建镇,这是浙南闽东北地区近现代(民国)第一个以经济贸易港口立镇的新型市镇,时称“中国古鳌头”、“瓯闽小上海”。可以说,鳌江是完全依靠现代港口贸易发展起来的浙南闽北商贸经济中心,下面介绍清末民国鳌江对外贸易中最主要货物的明矾出口情况。

281e0585c563556da9f47755800b316.png

这是近代平陽(鳌江港)对外贸易的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收集,有说明列举平阳明矾的近代开采历史与清末民初明矾出口数据,以及鳌江王广源商行的“虎牌”商标明矾在日本、南洋(东南亚)销售的经过,其间有平阳籍华侨陈岳书、王叔呖、温平等人鼎力帮助支持,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而获奖,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平阳矾山明矾概况

温州矾矿位于浙闽交界的平阳(现苍南县)矾山镇境内,明矾石矿产丰富,已探明的明矾石储量2.4亿吨,占全国的70%、世界的60%,素有“世界矾都”之称;炼矾历史悠久,明矾石开采和炼制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612fe68234af360daaa976b9a9b0fe9.png

1、明矾产地:

平阳矾山。(今苍南县矾山镇)矾山矿区分五个矿段,其中水尾山、鸡笼山两个矿段做过详勘,大岗山、马鼻山两个矿段做过详查,坪棚岭做过普查。矿山累计探明储量2.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0.74亿吨。从1949年至今,鸡笼山矿段一直是重要的明矾产地。

2、明矾产量:

年产量20万担。

3、明矾用途:

清末明矾用于造纸,染布,水泥石工,银匠,白烛制工,入药,硝皮,过滤水。现代明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业和化工行业。

1b38d28da4f92a44916e029c627a09b.png

4、明矾生产:

工人约1万人。目前主要用水浸法提炼单一产品明矾。清乾隆九年(1744),矾山办起第一座矾窑(厂),随后在上半山、下半山、内外湖、仙人交椅、泅洲佛等处又陆续建窑炼矾。民国5-7年(1916-1918),最多时达40余家,至民国23年仅剩18家。民国29年(1940),矾山计有窑号共计20家。

5、明矾对外出口贸易:

清光绪二年(1876)九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增开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今属广西)四处为通商口岸”。光绪三年(1877),英籍税务司在温州建立温海关(同年改称瓯海关),管理进出温州港从事国内外贸易的船舶及其所载货物,征收关税。瓯海常关及所属平阳等分口常关管理范围,仅限于国内木帆船及其所载货物。

7627cdd3e553db6269f92ca45f0da2d.png

温州开埠后,主要从矾山附近的古鳌头(暨鳌江港)或福鼎县前岐出口运往东南亚各地。到1911年后,大部分则通过温州港转运上海、宁波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6年,出口量达112983担。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高出口记录。1917年因俄国发生革命,西伯利亚通道被阻,出口量骤降,1919年只出口36011担。

b64c4094c5c5b5164425dafe4c3fa41.png

从明正德六年平阳江口分钞关兼管海外贸易,到清道光三十年(1850)的300余年间,平阳先后设立过分钞关、海关分口(分口常关)两种海关机构,但进出口商品名称始终未见诸史册,至咸丰年间(1851—1861)方有茶叶出口的记载,光绪末年方有明矾出口的统计数据。据《温州古代经济史料汇编》记载,同治三年(1865),另据福建省《三都海关十年报》统计,光绪二十七年(1901),仅日本货轮由沙埕港启运出口香港等地的平阳明矾,即有5000多吨。终清之世,平阳有据可查的出口商品仅有茶叶、明矾两种,进口商品则无从查考。

a6e81272a28e1d794c9c6647d3b3555.png

明矾作为平阳重要的出口产品,年产量达1200吨,60%以上由王广源商行运销国内外,在南洋一带享有盛誉。王广源商行开发明矾,“虎标”大明珠远销南洋。

众所周知,平阳拥有世界最大的矾矿,储量达3亿多吨,提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末年,但开采和冶炼技术十分落后,所产的明矾依靠人工肩挑至平阳前岐或平阳赤溪,然后转至福建沙埕或鳌江装船外运。据《瓯海关贸易报告》中记载:清、光绪11年(1885)最后一个季度,一艘帆船运载2600多但明矾运往香港,自那以后这种矿产就从平阳(鳌江港)出口了。

04ac6cdf5381b02229c3f0940e0c9aa.png

1926年开始,平阳著名的鳌江王广源商行经理王文川先生着手经营明矾,为解决山区运输问题,他曾计划筹资十万元修筑小铁路,遗憾的是没有成功,后又买来骆驼作为运输工具,可惜又因北方骆驼不服南方水土而死。

王广源商行利用自己商业和航业上的优势,1935—1939年,“王广源”在前岐和赤溪设馆收购,然后加工分级,装船外运。收购的明矾经精选后,挑出优等品“大明珠”,以“虎标”商标外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其间平阳籍华侨陈乐书、王叔呖、温平等人鼎力帮助,“虎标”大明珠明矾很快在南洋一带打开销路,创出名牌,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而获奖,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702b4a369b3757e3cbd01f6e8f8c0a1.png

有此优势,矾山明矾生产迎来了高峰期,当时矾山矾窑约20家,年产量20万包左右,共约12000吨,约80%由前岐转鳌江或沙埕,装轮运至上海再转销国内外,其中60%以上是王广源组织外运的。直到今天,南洋市场上还有人探询“虎标”大明珠明矾。

6ffe8c7913979ca38789cedabec1023.png

30年代中期,有了稳定的产销基础,王文川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明矾的工业生产上来。这大概是他的奋斗目标中将经营商业转为工业生产的关键一步。但由于日寇侵华,1940年,“王广源”店舍全部被日寇敌机炸毁,王文川生产明矾的设想被迫夭折。积劳成疾的他也在1944年去世。

36fb0907ff40ab9d037a38fe62e64fd.png

清末民国平阳明矾对外出口贸易货运量、货值统计表

瓯海关统计:(每担一百市斤)

1877年出口明矾614担,(计九个月)

1878年出口明矾200担,

1879年出口明矾1870担,

1880年出口明矾762担,

1881年出口明矾48担,

1882年出口明矾368担,

1883年出口明矾157担,

1884年出口明矾—担,

1885年出口明矾2855担,

76776e15c194d667843b4fcdd97ccf6.png

1886年–1902年出口明矾—担(未记载)

1903年出口明矾522担,

1904年出口明矾23担,

1905年–1908年出口明矾–担(未记载)

1909年出口明矾238 担,

1910年出口明矾336担,

e6709444d44166e5da70686cabbe067.png

1911年出口明矾13403担,

1912年出口明矾29440担,

1913年出口明矾54097担,

1914年出口明矾56369担,

1915年出口明矾75577担,

1916年出口明矾112983担,

1917年出口明矾60200担,

1918年出口明矾37342担,

1919年出口明矾36011担,

1920年出口明矾61792担,

1921年出口明矾91581担,

1922年出口明矾83477担,

1923年出口明矾115950担,

1924年出口明矾86702担,

1925年出口明矾103325担,

1926年出口明矾100457担,

(此后平阳明矾直接对沪贸易)

1927年出口明矾88468担,

1928年出口明矾86502担,

1929年出口明矾103663担,

1930年出口明矾98205担,

1931-1937年出口明矾—担(未记载)

1937-1945年出口明矾—担(未记载)

每担出口明矾的平均价格:

1882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90关平银两。

1883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95关平银两。

1884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96关平银两。

1885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6关平银两。

1886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4关平银两。

1887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8关平银两。

1888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85关平银两。

1889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80关平银两。

1890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5关平银两。

1891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0关平银两。

1892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75关平银两。

1895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80关平银两。

1898年每担出口平均价1.20关平银两。

1901年每担出口平均价1.00关平银两。

(1914年每担出口平均价0.032关平银两)

清末民国平阳明矾对外出口贸易详情

1882年——1891年,在1885年第四季度,只一艘洋式帆船运到香港就超2600担。从那时起明矾改从平阳出口。平阳以制造某种紫花土布闻名@。民船从北方运过来原棉,卸下原棉货物后,再装上明矾返回各自口岸。据估计有80%的明矾分配到北方口岸,其余运往南方。

1867年所有口岸出口明矾合计24781担,其中宁波出口明矾有23569担,占出口量的十分之九。

e5e3481841234e79ac3ed06eecc2b75.png

1869年出口明矾已显示下降。平阳明矾产地不准外来船只靠岸,载运明矾已经完全通过民船。1869年有4万担明矾通过民船运入宁波,其中有8550担由洋轮复出口去上海,其余供当地消费。

1875年宁波与温州和台州进行明矾、木炭等贸易运输的船只有100艘,都是属于温州和台州人所有,吨位5000—6000吨,100艘只中有600担至2000担不等。

9f8e1047fd9c982d6c91684f1739607.png

1880年明矾出口国新增日本。故大部分出口明矾运往天津出口到日本市场。

1886年1月2日,英国帆船特克里号,船籍新加坡,装满390吨明矾驶往香港,在瓯江口内第二个岔口搁浅,虽然尽力营救,但是仍然无法脱险。

1891年宁波出口明矾3135担。船只是用夹板船来承运明矾等笨重泡货。

1892年至1901年,明矾产自平阳,主要装民船出口往宁波。1892年出口明矾36485海关两。1899年出口明矾有上升。1900年出口明矾回落。

1902年起,装轮民船发运以减低运费。一年中该货出口量达2900担。

1914年出口明矾18375担,1915年出口明矾38475担。用途为腌制海蜇皮,以及其他海产。

1916年出口明矾数倍于上年,由民船运往宁波出口日本,用于制造燃料。

1919年运往宁波明矾58137担。

1923年由于日本等国家需求增加,出口量逐渐上升,达到115950担。为1919年36011担的3.2倍。以后有所下降。

1927年平阳明矾直接对沪贸易。

1928年平阳明矾略见减少。

1931年,明矾贸易陆地上受土匪干扰,海上则海盗猖獗,贸易困惫。

1937年,平阳矾矿工人,因贸易衰落,多告失业,迫不得己铤而走险,劫夺为生,居民也被骚扰不安。

f96962cd9551abd78171e304461fd2f.png

数据主要参考《瓯海关贸易十年报告》资料。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