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为何均为继室?与父亲的牧师身份有关

牧师的生活,神学的教育,让他感受到了当时西方自由民主的氛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深夜来临,宋嘉树总会望着头上的一轮明月,思念着遥远的东方。

宋氏三姐妹为何均为继室?与父亲的牧师身份有关
宋嘉树

1886年,宋嘉树回国,他一边做着牧师,另一边为推翻清政府专制而四处奔走。也就是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倪桂珍。一次偶然,他发现《圣经》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欢迎,他开始大规模印刷《圣经》,由此发家致富。

同时,他还做着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一名买办商人。发了财的宋嘉树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他把大部分资金用来资助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同时自己也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为当时的教育业、医疗业都做出了贡献。

宋嘉树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商人、牧师、爱国者的身份,而是她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全部嫁得高门,一位成为孙中山的夫人,一位成为蒋夫人,还有一位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孔氏家族的夫人,他可谓是史上最牛岳父了。

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的教育,会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而对宋嘉树而言,与其说是女儿嫁得好,不如说是他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十分优秀,让孩子自己找到了好归宿。那他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

其一,他尊重孩子的选择,他教育孩子要“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也就是说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飞,一旦找准目标,就要果断果敢果决,向目标前进。

相比较我们现在有些家长的“填鸭式”教育,不管有用没用先给孩子统统试一遍,最后搞得孩子疲惫不堪的策略,宋嘉树先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先做人,再做事。

所以说,尊重孩子的宋嘉树不会去纠结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人是否做了继室,他只知道,自己的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有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因为封建思想就耽误了孩子们的终身大事。

其二,他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给了孩子们满满的安全感。宋嘉树的妻子倪桂珍,是一个思想开放,乐观自由的贤妻,她嫁给宋嘉树时,二人的生活十分清贫,但正是因为夫妻之间的相互辅佐,相互成全,才让宋嘉树成为后来的巨商。

宋氏三姐妹为何均为继室?与父亲的牧师身份有关

这对齐心协力的夫妇,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后来,他们把子女都送到西方去读书,让儿女们去感受当时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后来宋庆龄曾回忆道,她对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始终感谢父母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始终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三,他教育孩子们要爱国,尽管他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外,但宋嘉树不鼓励他们留在国外,经常给他们讲国内的新闻,并告诉他们,要以身为中国人为荣,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宋氏三姐妹为何均为继室?与父亲的牧师身份有关
婚姻自主的宋氏三姐妹,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嫁给孔氏后人、山西首富的大姐宋霭龄,夫妻恩爱有加,生下了两男两女,由于家庭环境的良好教育,宋霭龄并没有成为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喝茶品酒的阔太太,而是在婚后积极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的事务,此学校坚持“学以事人”的办学宗旨,一些办学育人的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有借鉴意义。

宋氏三姐妹中的小妹成为了蒋夫人,用自己杰出的英语功底,流利的六国语言,精通的琴、棋、书、画,成为了委员长得力的外交助手,活跃于政坛,一生醉心于“外交”、“权力”,晚年移居美国,信奉基督教。

二姐宋庆龄,孙中山的夫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者,是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嫁给孙中山后,她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为之奔波操劳一生,宋庆龄女士的一生,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不恋财、不爱权,唯独心系人民。

宋氏三姐妹的成长,离不开其父亲从小悉心的培养,宋嘉树先生这种给孩子自由发展、自主选择的处世态度更值得今人借鉴。

因为父亲的尊重,三姐妹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三姐妹用一生告诉我们,嫁人做继室或是原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务必占先”,是否有自己的人生“主心骨”。在那段动荡纷争的日子里,宋氏三姐妹成为了闪耀的星光,不得不再感叹一句,教子当如宋嘉树!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