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毅

蒋介石想趁重庆谈判扣押毛泽东 为何最终放弃?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为当时国内国际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   蒋介石真的措手不及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美英苏三大国就酝酿着早日结束亚洲的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16日,三大国在德国柏林郊外波茨坦召开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波…

江青:主席就是通过艺术认识我的

(一)曾混迹十里洋场的“蓝苹” 原名李云鹤的江青,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家境中下,生活不算很富裕。李家的二女儿即江青,自幼聪慧,身材修长,面容姣好,是个窈窕淑女。不过,由于江青的母亲是李家小老婆而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歧视,叛逆和虚荣的双重性格在她的人生中烙印颇深。 许多人可能不清楚,江青与后来大红大紫的康生同是山东诸城人。江青家住在县城东门外,父母要把她送到城内东街南区的聊城小学读书。她每天上学都要经过…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北京市长吴晗的唇枪舌剑

文:何可 01 1920年代,浙江义乌地面出了一个神童,天资聪颖,智商过人。18岁时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但他志不在此,之后前往上海,考入中国公学。 胡适时任中国公学校长,发现这个叫吴晗的学生是个可造之材,对其撰写的《西汉的经济状况》非常赞赏。吴晗对胡适也是十分仰慕,曾写信向胡适讨教自己在整理《佛国记》时遇到的问题,他很诚恳的写道:“明知先生很忙,不过除了先生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一个比先生更能用科学的方…

南京会战彻底断绝了中日可能和谈的机会

题记:今天上午,曾在一个朋友小群说起抗战往事,我若有所思向几位南京朋友问了南京的天气。 他们说是今天靡靡阴雨,气温不过摄氏3、5、7度,出门寒风凛冽,早就羽绒大衣。 眼下,还是呆在室内好些,暖气空调开足,正是围炉温酒火锅的好季节。 言谈时候,我在饭后煮茶,随手弹琴翻书,不禁想起了1937年的12月7日、8日——那是日军合围南京的日子。 那些腥风血雨的往事飘零八十三年,便在这个凄清的冬夜浮游书房,栩…

民国百科:税警总团怎样成为一鸣惊人的王牌部队

税警总团的真实来历 食盐一直是人们生活日常的必要品,所以历朝历代盐都实行政府专卖,盐税都是政府的一大税收,所以政府会在各盐场专门驻有巡警,经销区设有盐巡营。为了打击贩卖私盐,政府专门有缉私总部,下辖缉私营,缉私营通常与正规军队没有任何差异。 民国时期,由于要偿还外债,盐税被抵压八国银行团,所以各地成立了盐务稽核所,盐务稽核所下辖缉私队,根据业务量大小设立大队(团级)或中队(营级)。1928年北伐成…

前尘往事:刘文辉、刘湘的“家族混战”

文:倪良端 这两人是堂叔侄关系,刘文辉是叔叔但比刘湘小6岁。 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那年夏天,刘文辉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到成都,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的嫡亲堂侄刘湘。热情接待两位堂叔的刘湘让幺爸(四川话,最小的叔叔)投奔川军第八师陈洪范属下任上尉参谋。5年间刘文辉由上尉参谋而营长、团长、旅长。 任川军第二军军长的刘湘,经一番策划让刘文辉由陈洪范师的普通旅长,改任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 当上混成旅旅长的刘文…

“文夕大火”为何烧的是长沙而不是别的城市?

文/常立军 图/陈先枢 1938年11月13日,那场“文夕大火”,让长沙成为二战中损失最严重的四座城市之一。这一事件已经过去80年,2018年,再次回望历史,产生了诸多疑惑,为什么这件惨痛的事情会发生在长沙,而不是别的城市?地处湖南东北部的长沙,在抗战中又有着怎样的军事战略地位?种种疑惑让我们重新翻开那段沉重的历史,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解读长沙乃至湖南,在那场规模巨大的全民抗战中所承载的特殊历史意义。…

1932年中国初次参加奥运 经费由张学良私人出资

文:李梓 “天使之城”洛杉矶1932年获得了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当时全球正处于大萧条时代,人们无论对举办奥运会还是参加奥运会的兴趣都不大。因此,这一届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比上一届少了不少。但是,这并没有太影响到它的比赛成绩。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届奥运会更可以称为中国人参与奥运会的起点。   这一年,中国终于派出了由一名运动员刘长春和5名教练以及观察员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此前,慈禧太后所领导的清王朝…

真的?有三位共军将领曾救过蒋介石的性命

对于蒋介石,应该每个中国人都会大概了解他的历史。 毕竟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经常出现在相关的电视、电影、图书杂志中。 他也曾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也曾是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者、反人民的战争罪犯。 他的一生在历史上留下过荣光也有抹不去的罪恶。从政以来他树敌无数,也经历过许多生死时刻。 曾经,他在生命危急关头,先后有三个共军的将领救过他。 1、 陈赓 提起陈赓,他应该是中…

刘文辉说,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文:谌旭彬  抗战期间,因当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战时应作平时看”、“还应该看到战后”,不赞成“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故不但教育内容未因抗战短期目的而异化,经费投入也仅次于军费,诚属不易。然慨叹之余,伪史亦如影随行——关于民国教育神话,莫过于西康军阀刘文辉的“名言”:“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关于该“名言”之始末,最典型的描述是:“1939年,影视教育大师孙明经摄制记录…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