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一盘散沙的地方军阀部队为何出奇的团结?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向华北地区发动了猛攻,中国军队在河北、山西等地作战失利,被迫向南撤退。日军乘胜追击,沿着津浦铁路快速南下。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中国军队在陇海铁路、津浦铁路沿线组织起防御,徐州会战爆发了。

由于中国军队大部分精锐都集结到了上海一带,全力对付来自海上的日军,所以徐州会战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困境。为了应付危急的形势,国民政府只能向各军阀借兵,将地方部队调到了徐州进行防守。一时间,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滇军、桂军等各地方军阀部队云集徐州战场。

虽然部队数量不少,但第五战区指挥官李宗仁却非常头疼,除了他自己的桂系一个军,整个第五战区几乎全是杂牌军。

地方军阀长期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军阀部队更是谁都不鸟谁。但在徐州战场,这些杂牌军却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那么台儿庄战役中一盘散沙的地方军阀部队为何出奇的团结?

微信图片_20200731131603.jpg

第一,军阀和地方部队虽然长期割据一方,各自为政,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个都深明大义。抗日战争是一场外敌入侵的战争,这场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所以抗战爆发后,各派系摒弃前嫌,精诚合作,携手抗日。

比如在淞沪会战中,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都派出了主力部队,可以说把家底都拿出来了。中央军的三个德械师损失殆尽,桂系的六个精锐师走了三个月但到上海三天就打没了,疼的白崇禧抱头痛哭。在民族大义面前,军阀和地方军阀个个都不含糊。

淞沪会战如此,台儿庄战役也是如此,各支部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多名将领为国捐躯,和军阀混战完全是两码事,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是好样的。

微信图片_20200731131614.jpg

第二,台儿庄战役的总指挥是李宗仁,李宗仁属于地方军阀,桂军和大部分参加徐州会战的军队一样都属于杂牌军。所以各地方部队和李宗仁及桂系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确切的说是同病相怜,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李宗仁对待各支地方部队都是非常友善的,虽然算不上一视同仁,但起码还算公正。李宗仁收留了川军,为西北军提供补给,在各派军阀中穿针引线,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也得到了各派系的认同。

此外,李宗仁的桂军在淞沪会战中基本被打残,所以桂系在台儿庄战役中只能做配角。调来的各军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并无怨言,全都服从李宗仁的指挥。这是台儿庄战役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能把各自为政的杂牌军拢到一起非常不容易。

微信图片_20200731131614.jpg

第三,徐州会战关系到抗战的大局,台儿庄战役中更是重中之重。各派系即使不愿意出力,也得拼命,因为一旦战事失利,抗战形势将不可收拾,势必危及自己的利益。所以不管是西北军、滇军、川军还是东北军都打的非常卖力。

在台儿庄战役中,各路地方军队将领都没有贪生怕死的,官兵全都奋勇杀敌。川军王铭章上将率部在台儿庄外围死守藤县,全师官兵四千余人全部阵亡。

西北军的池峰城将军率领三十一师和敌人在台儿庄内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滇军六十军在禹王山死战不退,灵活的滇军士兵抱着燃烧瓶和手榴弹冲向日军的坦克,把日军看得目瞪口呆。

虽然台儿庄战役中参战的大部分都是杂牌军,但没有一个孬种。在战役中最消极的反而是中央军,汤恩伯一直消极避战,但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也不得不主动出击,和日寇作战。正是各派系、各部队的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才让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寇,取得了抗战初期少有的胜利。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