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经过全民直接投票(1816万张赞成票、58万张反对票)的公决程序,于1922年1月1日公布了《湖南省宪法》,实行依法治省:民选议会、民选省长,三权分立,保障人权,创造了近代中国民主化和追求宪政的辉煌历史。当年的“湖南新政”声名远播,永载史册。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梁启超

清政府错过的机遇,本可在民国初年弥补

1900年因为义和团运动爆发,清廷得意忘形地向列强”宣战”。而头脑冷静的东南各省督抚,却丝毫不理会政府的命令,反而与列强相约局部休兵,使东南各省免除了一场无妄之灾。这个”东南互保”事件给中国人一个重要启示。比如梁启超,就在1901年向中国人介绍瑞士联邦制,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地方自治传统,如果能采用联邦制,中国许多难题都容易化解。

“东南互保”对清统治者实在是沉重一击。尤其是如何建立集权、分权新模式,清政府也在思索。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参照东西洋立宪各国经验,以官制改革为突破口,重建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此后不到两个月,全国14省相继宣布独立。1911年底南北和谈,14省督抚派代表参加。按理说,中国此时可仿照美国开国之初13州重谈宪法那样,重谈统一,构建联邦制。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东南互保

然而辛亥先驱就在这个时候错过了机会,匆忙中要重回大一统。这种不明所以的行为,其实也可解释。民国建立后,外部危机不断袭来,蒙古成为那时中国最头痛的问题。如何处理边疆危机,是民国初年的政治难题。而重构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便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选项。同时,要获得列强对民国政府的承认,并顺应当时中国人厌乱求治的心理,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看来也是更实际的选择。

很多时候,思想家的预感往往走在实际政治发生前。政治现实迫使先前反对联邦制的人忽然想到扩大各省自治权,分权思想、联邦制构想,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最先重提分权政治的是进步党人李其荃,他在1914年7月发表的《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治》一文中,认同中国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谋统一可,谋集权则不可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熊希龄

当1917年护法战争进行之际,向来主张中央集权的熊希龄忽然通电主张采用联邦制,这一方面或许因为武力中心主义失去信仰,另一方面反映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厌弃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情。南方的孙中山或许出于策略考虑,会接受熊希龄联邦制建议;但北京的中华民国肯定不会接受权力分享。能够接受熊希龄这个主张的,是他的家乡湖南。

其实近代中国地方主义的起点,就是陈宝箴、黄遵宪等人所主导的”湖南新政”。

湖南新政发生在甲午战败后,由于战败,中国人检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的问题,朝野内外一个基本共识是,过去对社会管控太多,中国没有民间社会,缺乏自治组织,没有独立的新闻媒体,没有一切现代国家所拥有的社会管理方式。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陈炯明

上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

湖南不仅在1920年11月由省长谭廷闿、师长赵恒惕发表通电,第一个宣布自治,还在1922年元旦正式公布施行《湖南省宪法》。在湖南省宪的启示下,四川省的刘湘,贵州省的卢焘,广东省的陈炯明,江西省的陈光远,浙江省的卢永祥,陕西省的陈树藩,以及东北的张作霖,华北的吴佩孚等政治强人,都先后运用各种方式尝试自治。

不过,我们看到一个表面上相当奇怪的现象,那就是20年代早期的中国,各地的自治运动风起云涌,而只经过几年的折腾,到头来却是中国获得了新的统一,各省依然处于统一中国的范围之内,并没有任何一个省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国自古以来的自治,都是相对于大中国而言,是统一条件下的治理方式调整。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进入近代后,中国的内部变动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内政,总带有一些国际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美等国长期稳定繁荣,给世界以重要示范,许多国家从原来的单一体制改为联邦制,甚至连社会主义苏联,也在以联邦为诉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路径选择,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国际背景。

从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道路来看,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土地广袤,如美国、苏联;一是民族复杂,如瑞士、英国;一是国家政治上的向心力、凝聚力不足,如旧时德国等。

中国兼此三者,加上经济落后,产业不发达,交通不便利,为各国所无。因此,中国如果回复到旧有的单一国体制,集权于中央,不仅无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且势必陷入内部各种纷争中。故而对于中国来说,采取复合形式的联邦政体,至少可以有这样三大好处: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赵恒惕

一是各地、各族各应所需,各适所宜;

二是省各有宪,则自治范围较广,人民有更多参政机会,于自治力之养成,极有裨益;

三是中央与地方各有遵循,权力边界清晰,可以减少政治纠纷、军事冲突、利益争夺。

即使从当时中国最直接、最现实的困境来说,联邦制、联省自治、一国多制的政治体制,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各种政治野心家的专擅行为。

当然,中国国情一个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没有诚信传统,理论上的自治,实际上很可能被操作为官治、军治、党治,而非民治。一旦利益冲突,拥有权势的人或集团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更遑论帮助民众参与政治。

一国多制?解析湖南人的自治梦
北阀战争

联省自治从1920年兴起,如火如荼开展了几年,仍没有实际效果,并常混杂着军阀的争斗,让一些激进的知识精英失望不已,更没有唤起民众参与的热情。所以在1924年,倡导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武力统一中国的国民革命兴起后,很快俘获了大部分人心。

随着1926年革命军出师北伐,北洋的中华民国结束,国民党的中华民国重启,中国重建统一,三民主义成了国家指导思想,中央集权的“党国体制”成为正统。呜呼哀之,湖南人的自治梦,始于甲午战争,灭于北阀战争,华夏文明号称上下五千年,“成王败寇”是唯一不变的永远。

附录:1922年1月1日《湖南省宪法》公布之日,官方以黄纸书写宪法全文,张贴在一个特制的亭子中,由军警开道,用八人大轿抬着游行市街。还开放各个衙署,任人参观。全省各机关团体和民众大庆三天。各地张灯结彩,宣传讲演省宪,并向全国各地发布通电宣言。长沙造币厂赶制了”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币”,以资纪念。同年9月10日省议会选举省长(出席投票者2593人),赵恒惕得赞成票1581张,当选为中国首位”民选省长”。

相关新闻

评论列表(1条)

  • 匿名 2021年7月26日 下午12:12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