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一文说清:中俄领土纠纷的前世今生

2020年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中国网友众怒。 他们口中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美丽的沿海港口城市,在1860年之前是属于中国的,是被沙俄抢去的。 这个地方从新石器时代起便有人类居住,原为游牧民族居住地,后来是渤海国、辽、金、元、明、清朝领土。满人赋名此地 “海参崴” ,意为 “海边的小渔村” 。 中国爱好和平,可以不再提及这段悲痛的往事,…

俄国“十月革命”,真相就在这里!

  我们都是十月革命的后代,这场在世界六分之一土地上发生的革命已经过去九十周年了,但是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对这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诠释体系。   当今俄罗斯人已不再接受苏联时期统一口径的意识形态话语。他们知道以前那套史学观是按照左右历史、驾驭历史、改造历史和按照统一的口径教诲民众原则设计的,当时的提法是,历史科学的作用是“圆满地解释党和政府的历史性决议”。   而中国人的认知来源,基…

台湾发展“核武”?美国第一个不答应

近期,美国知名国际关系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针对“拥有核武的国家∕地区数量10年内是否会增加”询问了50位外交安全专家的意见,有20人认为接下来会发展核武的国家或地区依序为伊朗、日本、韩国、沙特,特别的是,有2人认为台湾也会加入发展核武的行列。 消息一出,不仅绿营立委、学者赶忙出来缓颊,声称当前台湾军费重点在发展导弹技术,核武不在考虑范围,以免造成区域紧张;台湾军方更是…

南京保卫战,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1937年12月,日本司令部下达了进攻南京的命令,南京保卫战就此展开。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整个抗战史乃至整个二战史,血腥程度排名靠前的战役。也许,南京保卫战的规模比不上淞沪战役、持续时间比不上衡阳战役,但南京战役的血腥程度却远胜二战中其它战役。(来源:像素说/江淳编辑) 1937年12月5日至12月13日,短短8天时间,南京城便被日寇攻下了城池,随即日寇对中国军民展开了灭绝人寰的大…

前尘往事:苏联解体,到底有没有内幕?

对于1991年发生在苏联的那场剧变,许多研究者都试图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流传着各种“内幕”分析,以至众说纷纭。 本文的作者沙赫赖,系前俄罗斯副总理,曾亲身经历了1991年的那场事件,并作为叶利钦的法律顾问参加了别洛韦日协定的谈判和起草。他的表述对我们了解和研究那场事件,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联解体被忽略的三个原因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种情况:第一是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

甲午战败,应该归咎于慈禧太后吗?

根据历史的规律,一个王朝建立以后,第一代统治者往往会励精图治,而大臣们也基本上是兢兢业业地工作,来保住这来之不易的江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的继位者们,以及新的大臣、官员们,则会慢慢地贪污腐化,为王朝的灭亡积累下前因。此时,若是有改革者出现并实行成功的创新、改革,那么王朝就得以延续。若是改革失败或是没有改革者出现,则王朝的下坡路就开始了。 纵观24史,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的开元中兴、…

新华日报/曾经的民主灯塔和自由号角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派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正式谈判,提出了“言论开放、出版自由”的实际需求。在全民抗战浪潮中,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但南京于1937年年底沦陷,因此延迟到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汉口创刊。同时在广州设立分馆。同年10月又分别从汉口和广州迁入重庆和桂林。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

这个“伟人”下落成谜,至今不知所踪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腐败的晚清王朝在逐渐发展强盛的英国面前不堪一击。最终,清王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这也就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对中国商品的倾销,中国自身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再加上常年的战乱,许多百姓们都流离失所。 在广东以及其他沿海地区,出现这样一群颠簸流离的人,这些人原本都是本分的农民,就因为外国商品的倾销以及国家的动荡,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只能四处流浪,或者去海外…

苏联解体:是谁的失败?又是谁的胜利?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让大多数人震惊不已。 只有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才能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确切原因。学者们努力解释所发生的一切。 罗伯特海尔布隆纳是美国一位广泛涉猎经济学、经济史和时事政治的专家。 他把苏联的经济体系,尤其是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系视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上演了一出悲剧。苏联和东欧的垮台是它悲惨的最后乐章。先前,我们看到苏联一步步走向政治灾难,…

民国首席败家子,一夜间输掉100栋楼

公元1892年,一声婴啼,划破长夜。 一个年逾四十的男人,紧张地搓着双手,在产房外不停地徘徊。 得知夫人生子之后,他几乎是喜极而泣。 这位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器重的官商,用颤抖着双手接过襁褓后,心里默念道:“盛家,终于有后了。” 自婴儿出生以后,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慈禧太后更是亲赐“颐”字,上司李鸿章也赶来祝贺,达官显贵都来说一句“恭喜喜得贵子”。 襁褓里的孩子,盯着被后世称为“5A景区”的家——留园…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