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坐江山,好日子总会到头的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清)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朝代,作为一个长期处于自由状态的民族,却将中原封建文化继承得彻彻底底,将中央集权加强到了历史罕见的地步,当然也把等级制度细化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以至于后宫中全是近亲结婚下的“歪瓜裂枣”,还用八旗制度养了一大批可悲的“寄生虫”。 在清朝还没有…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清)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朝代,作为一个长期处于自由状态的民族,却将中原封建文化继承得彻彻底底,将中央集权加强到了历史罕见的地步,当然也把等级制度细化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以至于后宫中全是近亲结婚下的“歪瓜裂枣”,还用八旗制度养了一大批可悲的“寄生虫”。 在清朝还没有…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是一位中国近代青史留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曾以倡导”白话文”和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1917年秋天,胡适在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同年12月,胡适尊奉母命,在安徽老家与比他大一岁的小脚村姑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结为终生夫妻。他们一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子胡祖望,次…
宋美龄是一位风云人物。她自从嫁给蒋介石后,就一直活跃在政坛、外交领域。蒋介石曾赞道:“夫人的能力,可抵得上20个陆军师。” 宋美龄公务繁忙,作为“第一夫人”,她配有私人秘书。在蒋介石的侍从室中,专门设有一个宋美龄的秘书室。宋美龄的私人秘书,先后换过好几个。这些秘书们都有一个特点:能力和学识素质都非常好。在宋美龄的几位秘书中。宋美龄很器重张紫葛,几乎与他形影不离。 张紫葛,1920年生于松滋县。19…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从爆发到平息,期间,各地的大批军警人员与现场“闹事”学生之间,既有对抗冲突,也有默契配合。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
张国焘(1897—1979),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中表现出色,被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共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1925年1月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并任中央工农部主任。1931年初回国,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赛金花》是我国著名剧作家夏衍于1936年4月创作的话剧剧本,由王莹、金山等人饰演,一经公演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过,相较于最后演出的情况,很多人关注的其实还是中途爆发的那次选角事件。原来,当时蓝苹和王莹同为上海“业余剧人社”的成员,两人对赛金花一角皆势在必得,由此上演了一出争演《赛金花》的闹剧。 事情的起因得从蓝苹的丈夫唐纳说起。1936年的某天,唐纳从好友赵丹那听说“业余剧人社”要演《赛金花》…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玛宁镇。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情报员,是中共红军时期聘请的军事顾问。1932年春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将经费交付佐尔格,同年秋天到达上海,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后来奥托·布劳恩”作出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33岁…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了富有早期革命思想的《安徽俗话报》,对当时安徽的青年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徽青年们纷纷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演讲活动,但也随着被当地封建势力的镇压,青年们纷纷转向办教育启民智。 安徽公学便是在此时、此背景下成立的。早在1904年初,安徽公学的前身安徽旅湘公学,由李光炯在湖南长沙开办,并聘请黄兴、赵声等教员为安徽在湖南的青年学习。到同年年底,李光炯将学校迁往安徽芜湖,…
刘文典是一代狂人,因面折蒋介石而名扬一时,闻一多则是著名诗人、民主斗士,两人曾共事11年,为何竟闹得如此不愉快? 除个性不同、彼此误会之外,当时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未能及时沟通,亦是原因之一。 救过陈独秀一命 刘文典是安徽合肥人,幼年入教会学校,后进安徽公学,深得在此任教的刘师培、陈独秀欣赏,赴日留学时,投章太炎门下,是鲁迅的师弟,但未曾谋面,只听说周氏兄弟嗜糖,终日不离口。 陈…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有个国家总统曾为中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为加速二战结束进程以及战后的安排问题,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伊朗举行了著名的德黑兰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详细阐述了美国方面对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的具体计划。 罗斯福的这一计划得到斯大林和丘吉尔的赞成。随即,罗斯福进一步提出:英国、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