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起自日本少壮派军人的一场赌博
原文:雨亭 年年纪念”九一八″,岁岁毋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事前的策划,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将此事嫁祸于中国军队,制造出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向驻守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上峰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当晚便攻陷北大营,次日…
原文:雨亭 年年纪念”九一八″,岁岁毋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事前的策划,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将此事嫁祸于中国军队,制造出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向驻守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上峰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当晚便攻陷北大营,次日…
引子:一个正常人一旦接触到了真相,就再也无法回头去相信谎言;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 苏联仇视奉张由来已久,盖因张作霖(1875-1928)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助日驱俄(他为日本的战马服务)。“契卡”(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之所以视张作霖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根本原因是张作霖反苏,处处与新生的苏维埃作对。 十月政变后,失败的沙俄白卫军大约有30万人逃到我国东…
据说因为七机部主要是计算导弹飞行弹道的,而导弹飞行中形成的抛物线,与生育分布曲线相似。 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控制人口增长,但其实领导们并不知道中国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口,因为最近的一次人口统计是15年前的。决定控制生育的目的很简单:当时文革刚结束没几年,经济发展成为主要政策方向。为了快速提高人均GDP水平,中国必须提升经济产量,减少人口增长。 显然,减少人口增长比提升经济产量更容易。国家计生委的领…
【致公党,天地会一路而来】 作者:冯正源(笔名) 黄兴钝于识人,不通权术,自比东王,政治甚愚钝,乃扶不起之阿斗,气懵陶成章,气恨章太炎,气走宋教仁,妾侍般独忠贞渣孙,其最亲信政治盟友被政敌谋杀,仍与渣为伍,错以纵恶为谦让、顾大局,受其愚弄戏辱,待渣咬其时,乃愤然遁美,临终泪言“中山负我”,不亦迟乎,有冰更好且负,况汝男身。 邓铿遇刺未亡时叹言,“我知参谋长地位危险,何必自己人杀自己人”,一言定…
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竟然把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和元帅彭德怀、贺龙等一大批开国元勋迫害致死,而副主席、党章规定的“接班人”林彪元帅狼狈出逃,携妻儿摔死在蒙古国温都尔汗。 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市长彭真在“文革”后感慨地说:“解放前,我在国民党监狱坐了6年牢;解放后,我在自己人的监狱里坐了9年半牢。这是我们党不重视法治的报应啊!” 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当时延安全城只有2000余人,“饭铺只有四五家,使用着木头挖成的碟子,弯的树枝做成的筷子;商店没有招牌,买错了东西很难找到原家去换,因为它们有着同样肮脏同样破旧的面貌。”全城肮脏拥挤,厕所尤其原始。 丁玲纪实小说《医院中》记述了这样的细节:“老鼠就在天花板上面窜来窜去啃浆糊吃。一次,隔壁房里竟有一只老鼠从上面掉下来,砸在正在睡觉的傅莱大夫的脸上。” 于…
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中央秘密档案划归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并于近年被解密。其中,最关键部分是政治局的指令性决议,即所谓「特藏卷」,包括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斯大林的指令。历史学者李玉贞指出,这些文件显示,苏俄在1920年代向中国投入数千万金卢布的援助,其目的是「牢牢控制住」中国,甚至为中国设计一套政府模式或政治军事力量组合的模式。 至于广州,计画提出黄埔必须建立新军,使其军队达到2万5000人…
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女性在京都西本愿寺庙进行军费资金募集,为了支持日军的侵略行为,她们打出了”每人少吃一顿饭”的口号。 为了支持侵略战争,东京的艺伎从业者将自己的首饰捐献给政府,以支助前线的日军士兵。……………………………R…
在现代中国历史的百年长河里,每当大风大浪袭来,每个人都将面临二种人生可能,躲是躲不过去的,要么幸免于难,安度余生,要么被大浪挟持而卷走,成为“溺水人”,概莫能免。在“五四”以后的时代大变局中,在无数的“运动”中,曾上演了成千上万的舞台剧,足足影响了几代人,但其中也有离奇到把一出哑剧,活生生演成了悲剧,终以正剧谢幕,若拍成好莱坞大片,可谓精彩绝伦,沈崇当如是。 据说她在燕京大学念书时,正是19岁的芳…
1945年国共双方经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共军方面必须将江南的新四军全部撤退到长江以北。这包括苏南、江浙、皖南等地的新四军。9月19日,撤退命令下达。 当时苏南新四军数量并不多,分为三批次撤退。其中最后一批也就是第三批,在10月15日由政委韦一平率领下渡江。当时的撤退有一定特殊性。皖南事变的教训在前,大家都怕撤退途中被国军袭击。所以,撤退都是偷偷摸摸,迅速渡江。 第三批渡江时,共有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