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杨天石著:帝制的终结

                 出版社:岳麓书社

  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著名近代史学者、大陆蒋介石日记研究第一人、中国社科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

来源:《文史参考》,节选自《帝制的终结》

  孙中山由体制内改革转向体制外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清政府对外妥协,不惜割地赔款以求苟安,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各种形式的斗争,以各种努力,外抗列强,内谋改革,但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则自孙中山始。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体制内改革到体制外革命的发展过程。

  异域中成长的爱国者

  孙中山,幼名帝象,号日新,稍长后取名文,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六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所狭小的泥砖屋里。翠亨村邻近澳门,背山临海,仅有六七十户人家。孙文有一兄,名孙眉(1854-1915年),字德彰,一姐,名妙茜(1863-1955年)。由于孙文在日本从事革命时曾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遂被通称为孙中山。

  孙中山的祖上世代务农,父亲孙达成(1813-1888年)原是贫苦农民,当过鞋匠,做过更夫。孙中山6岁时即参加劳动,打柴、养猪、放牛。9岁才入村塾读书,所以他后来自述:”生而贫”,”某也,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

  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原在地主家作长工,后来到太平洋上夏威夷王国的檀香山垦荒。在当地,孙眉开办牧场、商店,逐渐发展成为华侨企业家。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十三岁,随母亲离乡到檀香山。在当地,孙中山先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学习英文。早在1850年(道光三十年),法国就将民主制度带进夏威夷,王国开始出现议会制度。因此,孙中山能在学校里比较多地接受新思想。十六岁时,孙中山毕业,改入岛上的最高学府奥阿厚书院就读。这所学校为美国教会所办,比意奥兰尼学校解放,孙中山能系统地接受西方政治和自然科学教育,逐渐形成新的世界观。孙中山痛感,檀香山的教育和国内迥然不同。课余,他常向同校的中国同学倾诉衷曲,立志”改良祖国,拯救同群”。后来孙中山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自称”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者。” 1883年,孙中山因企图受洗,加入基督教,被孙眉责令回国。

  境内外的两重天地

  孙中山归国途中,先到香港,再搭船回乡。途经中国关卡,亲身体验官吏的刁难和勒索,使他倍感中国和檀香山间的差异。回到翠亨村,孙中山因与村塾同学陆皓东毁坏北极庙神像,不能为世俗所容,到香港拔萃书室读书。其间,与同学谈太平天国史迹,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命。年底,加入基督教。次年三月,转学中央书院。1886年(光绪十二年),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在同学中结识三合会会员郑士良。次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孙眉听说弟弟毁坏神像及加入基督教,命其返檀,加以责打。孙中山不仅不服,反而将孙眉书房里的关帝神像扔进厕所,毅然重返香港。在香港期间,孙中山见到当地市街秩序整齐,建筑宏美,社会进步,与故乡情形迥异,自念两地相距仅五十余里,何以成为两个世界?

  1892年,孙中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先后在澳门、广州两地行医。他医术精湛,名噪一时,有一年的收入竟高达万元之多。但是,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世上最大的权力是政治,政治既可以为”大善”,也可以为”大恶”,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锄去此恶劣政府”。

  1885年中法战争失败后,孙中山萌发”倾覆清廷”的念头。1893年(光绪十九年)冬初,他在广州城南广雅书局南园的抗风轩召集会议,商议成立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不过,参加者很少,仅有陆皓东、郑士良、尤列、程奎光、程璧光等人。当时没有确定名称。后来有学者认为应将之视为兴中会的发轫。

  这一时期的孙中山,还处于革命或改良的犹豫之中。1893年底,孙中山回到翠亨村,将他长期深思所得写成上李鸿章信稿,企图劝说统治者走自行改革的路。函中反对洋务派的”船坚炮利”的富强纲领,主张学习欧洲各国”富强之本”,提出”人能尽其材,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四项主张,要求改革教育和人材选拔制度,发展农业,采用机器生产,保护商业并开通国内市场。

  孙中山表示,愿出国考察农业,特别强调:”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无行之人;方今中国之不强,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实际上提出了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问题。但是,李鸿章当时正忙于筹划即将爆发的中日之战,仅由幕僚为孙中山代办了一张农桑会游历泰西各国的护照,没有接见孙中山、陆皓东这两位满怀希望而来的年轻人。

  由于上书无成,孙、陆就直奔北京,窥探清政府虚实。孙中山发现,清政府的政治龌龊,超过广州百倍。这样,孙中山就彻底绝望,决计从此抛弃体制内改革的一切念头,从事体制外的革命。他和陆皓东南下,深入武汉、海州等地,考察山川地理,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他自述说:”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能不稍易以强迫。”

  檀香山兴中会呱呱落地

  1894年7月末,中日战争爆发。9月,日军占领平壤,中日海军在黄海大战,中国海陆军节节失利。大概就在此前后,孙中山认为时机可用,便先到上海,结识宋嘉树——他后来的岳父,宋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从上海,孙中山放洋出海,再赴檀香山,拟向旧日亲友筹资,回国革命。到达后,孙眉首先表示赞成,愿划拨部分财产资助,并写信给亲友介绍。但是,当地风气闭塞,孙中山奔走逾月,仅得同志数十人。

  11月21日,日军攻占旅顺,大肆杀掠。次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赔偿日本兵费、先行停战等办法,清政府表示接受。11月23日,清政府以”调度乖方”为由将李鸿章革职留任,摘去顶戴。清军的惨败加深了孙中山的危机感。11月24日,孙中山等人在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宽寓所集会,成立兴中会,何宽、李昌等侨胞二十余人出席。

  孙中山再到檀香山前一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夏威夷,支援当地的美国人发动政变,迫使女王逊位,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再到檀香山时,正是夏威夷共和国正式成立不久。他将”创立合众政府”列入兴中会誓词,显然受到美国民主观念和夏威夷政权变化的影响。合众政府,指实行宪政的联邦共和制政府。

  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呼吁海内外华人协力同心,”振兴中华”。自此,这一口号就成为团结和鼓舞亿万中国人民奋斗的最强音。

  《规条》还确定了捐款、公举、收支、入会、少数服从多数(舍少从多)等原则,说明它已经完全脱离旧式帮会,成为具有现代民主色彩的政治团体。经过动员,兴中会会员陆续发展至126人左右,其中,经营小商店或小农场者约七十余人,工人约35人。原籍全部是广东。

  人数虽少,但是,孙中山却在积极为发动武装起义做准备。他组织部分华侨成立华侨兵操队,进行军事训练,聘请一位丹麦人做教练,每周操练两次。会员报名者二十余人。同时,孙中山又开展募捐,筹集经费。112名会员交来会底银228元,另以举办公家事业的名义收得股份银1100元。当年年底,清兵在和日军的战斗中接连失败,上海的同志宋嘉树要求孙中山迅速归国。孙中山遂决定改变原来赴美洲发展组织的计划,归国举事。为了帮助弟弟,孙眉贱卖掉牧场的部分牛,邓荫南则卖掉了自己的农场和商店,以示一去不再返回的决心。

  香港兴中会托名“乾亨行”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被新起的岛国日本打败,人们对清政府的愤懑增强。孙中山急于利用这一时机行动,向人们宣告革命党人的存在。1894年冬,他带着邓荫南和孙眉等资助的美金6千余元,匆匆归国,筹备起义。兴中会中的少数工人会员及欧美技师、将帅随行。

  1895年1月,在欢庆夏历新年的炮竹声中,孙中山回到香港。2月21日,孙中山与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及香港辅仁文社的杨衢云、谢缵泰等,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成立兴中会总部,托名“乾亨行”。辅仁文社成立于1892年,发起者7人,陆续入社者共16人,杨衢云为社长。辅仁文社成员的加入增强了香港兴中会的力量,不过也增加了矛盾、分裂的因素。

  谢缵泰认为孙中山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干不了的事情——事事一帆风顺——‘大炮’”!“念念不忘‘革命’,而且有时全神贯注”,“一言一行都显得奇奇怪怪”,因此,不能“将领导运动这个重大责任信托给他”。从谢的评论里倒不难发现孙中山性格中的若干优点。

  香港兴中会的主要成员一部分是具有近代政治理念新型知识分子,以孙中山、陈少白、陆皓东、杨衢云为代表;一部分是具有传统反满精神的会党分子,以郑士良、邓荫南、谢缵泰为代表。参加兴中会的方式极为简单,据记载其方式为:约好在茶楼喝茶,孙中山来到时,凡起立者即为会员。以这种方式发展的成员自然没有信仰和战斗力。

  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时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这时仍在香港,孙中山向他透露了自己的返港目的,希望得到有良知的外国人士的援助。康德黎为孙介绍了在当地开照相馆的日本富商梅屋庄吉。孙中山迅速造访梅屋,对他说:“欧美各国人都称中国为睡狮。如果是狮子,要醒起来才有用。”“现在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中国就会被西欧列强殖民主义者所瓜分。不独是中国,所有亚洲各国都将成为西欧的奴隶。中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但我们非团结起来不可,使中国脱离殖民化的危险,是保卫亚洲的第一步。为了拯救中国,我与同志们正准备发动革命,打倒清朝。”他向梅屋详细介绍了在广州发动起义的计划,要求得到援助,梅屋赞赏孙中山的理想,富于侠义精神,当即爽快地答应:“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这一天的谈话缔结了两个人一辈子的友谊。梅屋很快为孙中山筹集了一笔资金,派人赴澳门、新加坡、厦门等地购买军械。

  除香港兴中会外,日本横滨、台湾台北、南非的约翰内士堡及彼得马尼士堡、越南的河内、美国的旧金山等地陆续成立分会。

  对清政府的最初一击——广州起义

  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即积极筹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孙中山驻广州指挥,杨衢云驻香港,负责后勤供应及财政支持。1895年3月,孙中山多次访问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声称拟奉康有为为统领,在两广成立共和国,要求日方提供步枪2万5千枝,手枪5千枝。同月16日,杨衢云、孙中山、谢缵泰等商讨以三千精兵攻占广州的计划,香港《德臣西报》的编辑托马斯·哈·黎德、《士蔑士报》的编辑切尼斯·邓肯都表示支持。不久,黎德同意设法争取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同情和帮助。

  3月下旬,孙中山、郑士良、陈少白、陆皓东等到广州,在双门底王氏家祠建立机关,假借“农学会”名义活动。镇涛号兵舰管带、原福建马江水师学堂学生程奎光及其水师数百人加入兴中会。起义的基本队伍是:新安、深圳等地的会党、中日战争后遣散的部分营勇、三元里、香山等地的民团、北江、顺德等地的绿林等。具体计划是以10月26日为期,由杨衢云率领集中在香港的会党分子3千人作前锋,攻击广州地方衙署,其他队伍分头埋伏在广州城内响应。孙中山等认为,这一天是夏历重阳节,不少人回省扫墓,有利于掩护起义队伍行动。为了争取列强承认起义军是交战团体,黎德和特·高文起草了对外宣言,香港律师、立法局议员何启和谢缵泰作了修订,陆皓东制作了以青天白日为图案的旗帜。

  10月16日,孙中山在广州《中西日报》发表由兴中会会员、基督教牧师区凤墀代为起草的《拟创立农学会书》,征集同志。书中,孙中山表示将翻译各国农桑新书,设立学堂,开设博览会,躬操耕作,以此启发农民,振兴农业。广州很多士绅参加发起。其中有一位孙中山的香山同乡刘学询,因操纵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的赌博,成为巨富,权倾一方。他赞同起义计划,与孙经常来往。此人想当皇帝,以朱元璋、洪秀全自居,希望孙中山做徐达、杨秀清一流人物。孙中山觉得他思想陈腐,难以合作,逐渐疏远。不过,在此后的几年内,他和孙中山之间仍然保持着秘密而复杂的关系。

  10月10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会长,称为伯里玺天德(President),起义后即为合众政府大总统。第二天,杨衢云要求孙中山将会长一职让给自己,郑士良、陈少白坚决反对。郑声言:此席大家都属意孙先生,如有人作非份之想,就亲手杀了他。孙中山为了不在起义前夕引起分裂,同意让位。10月26日晨,各路会党、民团、营勇按原部署埋伏在广州城内,但杨衢云却临时打电报给孙中山,声称“货不能来”。孙中山无法,只好一面资遣会党首领,一面电告杨衢云:“货不要来,以待后命”。陈少白认为处境危险,劝孙中山离开广州,孙称自己有事要办,要陈先回香港。其间,会员朱淇的哥哥朱湘向缉捕委员李家焯告密,李立即派士兵监视孙中山行动。当日,孙中山赴某牧师的宴会,发现路上满布营勇,笑着对同行者说:“此辈都是来侦察我的行踪的吧!”27日,两广总督谭钟麟得到确报,立即派人到王家祠堂等处搜缉,陆皓东、程奎光等6人被捕。杨衢云因已有七箱军械装轮启运,仍派朱贵全、丘四等率200人前往广州,28日晨登岸时,清军早有戒备,朱贵全、丘四等多人被捕。孙中山在事后曾在广州匿居三天,得知陆皓东被捕后,烧毁同志名簿,埋妥炸弹,化妆为苦力,从容登上开往澳门的轮船,转赴香港。

  孙中山到港后,两广总督谭钟麟照会英国领事,知照港督,要求交出孙中山等4人,港督以“英国不愿交出政治犯”为理由拒绝,但表示,如孙文来港,将驱逐出境。11月2日,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等东渡日本。邓荫南避走澳门,杨衢云则远走南非。

  陆皓东被捕后,遭到酷刑审讯,但他坚贞不屈,在供词中慷慨自陈:“愤异族政府之腐败专制,官吏之贪污庸懦,外人之阴谋窥伺,凭吊中原,荆榛满目,每一念及,真不知涕泪之何从也。”又称:“要知今日非废灭满清,决不足以光复汉族;非诛除汉奸,又不足以废灭满清,故吾等尤欲诛一二狗官,以为我汉人当头一棒。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他向清吏表示:“吾言尽矣,请速行刑!” 11月7日,陆皓东、朱贵全、丘四三人同时被害,程奎光被清吏严刑逼供,被笞至六百军棍,气绝身亡。时称四烈士。后来,孙中山称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广州起义准备不足,敌我力量悬殊,失败有其必然性,但是,它是革命党人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陆皓东等以无畏与牺牲精神为继起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相关新闻

评论列表(1条)

  • 匿名 2023年5月5日 上午10:44

    帝制终结了,
    数千年以来的封建帝王思想,
    却未曾湮灭,
    就像裤裆里的鸡巴,
    时而勃起于某些人的头脑中……

匿名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