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事记-1911年

10月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2日清廷命陆军大臣荫昌率陆军第二、四镇各一部,星夜驰援湖北,命海军提督萨镇冰率海军及长江水武开赴武汉。由于荫昌无法对袁世凯一手培植的北洋军作有效指挥,清军行动缓慢。

10月13日英、法、德、俄、日五国领事在汉口举行会议,决定对武昌起义采取中立态度。

10月18日至10月28日清军在军舰炮火的支援下,向汉口的革命军反攻。至28日,清军和革命军反复争夺汉口城外的刘家庙阵地,战况激烈。革命军被迫退守汉口市区。

10月22日至12月2日长沙、西安、九江、太原、广州、云南、南昌、上海、贵州、杭州、苏州、广西、镇江、安庆、福州、重庆、南京等地光复。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各国水兵在汉口租界布置的工事。

上海收复后各国驻军在南京路上巡行显示武力。

10月27日清廷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全权节制湖北前线水陆各军。

10月28日黄兴到达武昌,组织司令部,担负汉口防守的重任。

图为任战时总司令时的黄兴。

10月28日袁世凯亲到湖北孝感督战。

10月30日清廷以摄政王载沣名义颁《罪已诏》,称“施治寡术,用人无方”,并立誓要开展改革,实行宪政。随后,清廷批准资政院的奏章,解散皇族内阁;命溥伦等人迅速将宪法条文拟齐,交资政院审议,钦定颁布;开放党禁,赦免政治犯,此次事变人员如归附朝廷,既往不咎。

10月30日蒋介石从日本返回上海,奉陈其美之命赴杭州策动新军起义。

11

11月月1日清廷改任袁世凯为总理大臣,令其赶回北京组织责任内阁。

11月1日清军攻陷汉口。11月3日清廷颁布作出重大让步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1月6日清廷释放汪精卫、黄复生、罗世勋。

11月7日清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火车站镇司令部内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11月11日大清海军巡洋舰队、长江舰队、南洋舰队起义,投向武昌革命军。

11月12日孙中山在巴黎致电民国军政府,推举黎元洪或袁世凯为总统。

11月16日袁世凯入京就任内阁总理职,组成责任内阁。

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袁世凯亲往德国使馆进行联络,求取西方列强对他的支持。

11月2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决定,承认湖北军政府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

11月27日汉阳失守,黄兴辞去战时总司令职,由蒋翊武代理。

11月29日袁克定密使见黎元洪,约南北联合逼清帝退位,推举袁世凯为总统。

12月

12月1日在沙俄支持下,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向署理库伦大臣三多发出通谍,限3日内离境。

12月2日沙俄军队与外蒙叛乱武装包围库伦办事大臣衙门,将清军全部缴械。12月4日因外蒙宣布独立,库伦办事大臣被革职查办。

12月6日隆裕皇太后批准摄政王载沣引咎辞职。

12月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清政府代表在汉口订立停战条款,自本月9日至24日,各省一律按兵不动。

12月16日外蒙古部分王公僧侣在沙俄支持下,由库伦活佛哲布尊丹任“皇帝”,成立“大蒙古国”,以“共戴”为年号。

12月18日清廷代表唐绍仪与革命军代表伍廷芳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议。20日,双方签署5条草约。

12月19日中俄两国在齐齐哈尔签订《中俄满洲里界约》,1,4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又被俄国占去。

12月23日日本公使警告袁世凯,表示不承认中国改建共和。

12月25日孙中山从欧洲返抵上海。

孙中山获悉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即起程回国。图为他12月21日途香港时同欢迎者合影(前排左起:荷马里、山田纯三郎、胡汉民、孙中山、陈少白、何天炯;前排右起;第二人廖仲恺;后排左起第六人宫崎寅藏)。

上海各界在沪宁车站欢送孙中山赴南京任临时大总统。

12月27日袁世凯内阁召开全体会议,以南方坚持共和,和议难以进行为由,议决总辞职。

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9日,宣布独立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为与会者合影。

12月31日清廷议和代表唐绍仪等13人,因议和条款不为袁世凯认可,联名请辞。


清政府和谈全权代表唐绍仪。

革命军方面派出和谈代表伍廷芳。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