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对岸的国民党 为“叛徒” 陈炯明平反

——致中国国民党的公开信

我们相信,陈炯明是一位被历史湮没的革命元勛,也是一位被众人误解的宪政先驱。他毕生坚持联省自治政治主张,致力于和平协商统一中国,一度与国民党领袖推行的个人臣服、中央集权、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纲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反目成仇,成为国共两党教科书上的“叛徒”。

我们相信,他希望政治改革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是“由下而上的”而不是“由上而下的”。他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分权自治,才可逐步养成“民治精神”,建立民主的根基。

1933年,陈炯明在贫病中死于香港。死时囊空如洗,竟然要用其母所备棺木装敛。结局如此凄惨,令人扼腕!香港《工商时报》评价道:“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当时有无名氏挽陈炯明(竞存)联:竞得山河归粤治,存其模范做人师!

我们有理由相信,陈炯明不是革命叛逆。相反,他不仅是粤东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我们相信,教科书上的某些成王败寇的历史观,迟早将会改写一一据说在政党轮治的对岸,现在已大为改观。

有鉴于此,我们十分诚意地建议中国国民党,重新审视相关历史真实,为陈炯明先生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顺致敬意。

                                 倡议人:民国网 / 2021年3月7日

建议对岸的国民党   为“叛徒” 陈炯明平反

(欢迎你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留言)

建议对岸的国民党   为“叛徒” 陈炯明平反

附:

梅宇亭提议在黄花岗为宪政先驱陈炯明立铜像

 陈炯明(1878.1.13一一1933.9.22),字競存,广东海丰县人,一位长久被历史湮没的革命元勛,中国宪政先驱。

辛亥革命时,陈任黄花岗起义敢死队第4队队长,因时间临时更改,联络不畅,只有黄兴率领敢死第一队百余名”选锋″死士进攻总督衙门,起义悲壮收场。嗣后陈炯明任广东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民军首领。

中华民国时期,陈任广东省军政领袖。他毕生坚持联省自治政治主张,致力于和平协商统一中国,一度与孙中山推行的个人臣服、中央集权、不惜劳民伤财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纲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反目成仇,成为国共两党教科书上都贬损的叛逆人物。

当时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不久,孙中山以北洋政府背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由,在广州召开人数不足的国会,並被选举为“非常大总统” 一一当时开会的国会议员不足法定人数。这位大总统的要旨是“护法”,即恢复民初订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孙中山宣告天下:只要北京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台,並恢复临时约法,我孙文也就结束临时大总统使命立即下野。

令孙中山始料不及的是,1922年初的第一次直奉大战,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联袂击败奉系,徐世昌执政不满4年果然下台。新组建的北京政府恢复了孙中山念茲在茲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重新擦亮了亚洲首个共和国民主宪政的金漆招牌。

以蔡元培、胡适为首的一批革命元勋或社会贤达,呼吁孙中山兑现诺言,立即下野,以消弥战祸,救生灵于塗炭。可这时的孙中山却撕破脸皮,拒绝下台。

作为孙中山多年的追随者,陈炯明非常不满他的背信弃义轻启战祸的行径。1922年6月14日,粤垣发布《粤军全体官兵请孙中山下野电》,促孙下野並离粤。但孙中山置若罔闻,反而以武力(主要依靠滇、桂等外省军阀兵力)威胁陈炯明等人,将陈炯明逐出省恒。于是,广州6月16日变乱发生。

其实,1922年所谓“陈炯明叛变”发生前夕,陈正在惠州休养,面对粤军上下对涂炭粤垣的孙大炮极度痛恨並欲生变的情绪,陈炯明派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送到郑仙祠,劝止议事的部下叶举勿滋生事端。叶举将信掷落地上,谓陈不懂军事,坚持举事。陈得知后,怒不可遏,把茶盅打碎,长叹道,一旦粤军叛孙,则“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他不愿看见的。

建议对岸的国民党   为“叛徒” 陈炯明平反
广东惠州紫微山陈炯明墓,群众时常自发拜祭

六·一六事变发生时,陈本人不知其事。据说叶举其实也不想灭孙,事变前曾让人把消息透露给孙,让他快逃离广州,遂又开土炮三响吓之。孙登上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后不久,以海军大炮轰击广州,炮弹落在大沙头、瘦狗岭、观音山等叛军阵地四周,连带着炸死无辜百姓逾百人,激起部分市民愤懑。陈禁止部下妄动,让孙安全离粤,实救了孙一命。日后国民党捏改史实,将“叛党叛国”的帽子扣到陈头上。从此国人只知陈背叛孙中山,不知实际上陈有爱护孙中山之心,救了孙中山!也不知陈倡导“联省自治”欲建设广东为模范省,为全国先导一事,更不知孙中山再回粤后组织暴力政府,重图北伐,再启战端,断送了南北协商、和平统一中国的时间窗口。

陈炯明是我国践行民主宪政的先驱。他极力主张联省自治,主张效法美国宪法之联邦体制来制定省宪。1921年正式通过的“广东省宪法草案”,是陈意在将广东省建设为宪政模范省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在地方自治上,陈主持的省政府颁布了县政府自治条例、县长选举条例和县议会议员选举条例,开创了中国宪政实行之路。陈将地方法院分为数级,严格实行司法独立,严禁军队擅自捕人杀人。

在教育方面,陈在各地兴办免费的公立学校,同时也少量兴办高质量的私立学校,並延请名扬一时的陈独秀任广东省教育委员长,不惜裁兵以溢额拨为教育经费满足陈独秀,大力推广普及教育,减少文盲。陈独秀也因此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成立大会,虽然会后仍选为总书记。

更令人称道的是,陈炯明不顾截断当时政府的滾滾财源,以雷霆手段禁烟禁赌。6·16事变欲驱逐糜费广东财政一心北伐的孙中山出省垣,孙中山避难中山舰並随后离省赴沪,未几孙纠集外埠军阀兵力回粤驱陈,粤军财源紧绌,有人劝陈炯明开烟禁以济军需,但陈不为所动,是招致军心涣散的原因之一而败走粤垣。此前1921年广州曾发起为陈炯明铸铜像,以纪念他禁赌成功。

陈希望政治改革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是“由下而上的”而不是“由上而下的”。他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分权自治,才可逐步养成“民治精神”,建立民主的根基,这对我们现今颇有启示。

陈炯明的“叛变”,客观上促使了孙中山幡然变计,走上了一条利用苏俄的资金和武器,实行联俄联共扶持农工三大政策,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亚洲的政治格局。

1925年,孙中山逝世的时候,陈炯明曾手撰一副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诉说这两位大人物之间“公仇私谊”。

陈炯明是中国现代史上高举民主宪政大旗、实践分省自治(共和政治雏型)的耀眼的一颗明星,又是因秉持真理坚持原则而失败的英雄;孙中山则是一位为达目的不计手段而成功的英雄。立志救国救民的孙中山先生固然令后人祟仰,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总是对失败者过分凉薄一一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遭人唾骂者。民众贬忘的人中,有些恰恰是对自己最好的人。

陈炯明在私生活及操守方面,与一般人印象中的军阀迴然不同。他仪表堂堂,颇有文采,诗文俱佳,与吴佩孚並称南北儒将。他廉洁自持,不蓄私财,不纳小妾,不二色惑。他40岁时,生了四个女儿,尚无儿子,乡友劝他纳妾,他严词拒绝。据说他刻有两枚“不好色”、“不蓄私财”字样图章,一直谨遵行事。他且表里如一,不欺暗室。孙中山曾坦言陈“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俭朴,我也不如”。

日侵华时期,陈避居香港。日人和汉奸三番五次欲拉他下水,赠他八万元支票邀其出山。陈在支票上打叉退还,表明决不与日寇同流合污。不久,他领导下的中国致公党却从香港向东北抗日义勇军捐赠了十万大洋。

1933年,陈炯明在贫病中死于香港。死时囊空如洗,竟然要用其母所备棺木装敛。结局如此凄惨,徒令人扼腕!

香港《工商时报》评价道:“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当时有无名氏挽陈炯明(竞存)联:竞得山河归粤治,存其模范做人师!

建议对岸的国民党   为“叛徒” 陈炯明平反
凤凰卫视的介绍

陈炯明在香港曾把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洪门”转型为中国致公党,任首任总理。致公党至今还是我们的参政党之一,可我们的致公党党员都曾念记建党总理陈炯明否?

陈炯明不是革命叛逆,相反,他不仅是粤东儿女的骄傲,也是我们广东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国民党党史上成王败寇的历史观迟早将改写一一据说政党轮治的现在已大为改观。

粤东人民对陈炯明非常崇仰。陈炯明墓位于广东省惠州紫薇山上,而在海丰县文天祥公园立有雕像。文革时期惠州墓曾被毁,后修复,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亭式建筑,亭中墓碑高约3米,俯视西湖。碑铭为国学大师、辛亥元勋章太炎亲笔题字。1990年,被惠州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祭祀者络绎不绝。

辛亥革命作为亚洲历史上极为重大事件,其元勋很多在广州黄花岗立墓並立像纪念,而作为当时的辛亥元勋、粤省军政首脑陈炯明,却始终走不出粤东一隅,殊为可惜。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坟墓的右侧,建有陈炯明部下邓铿(仲元)的墓,是七十二烈士墓附属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小墓园内青松翠柏,铜像高矗,互相辉映,蔚为壮观。邓铿是陈炯明生死患难之交,在陈手下担任粤军参谋长兼任第一师师长。1922年3月21傍晚,邓铿从香港探友人返回广州,在广九车站遭人暗杀。坊间将邓铿之死原因称作是孙(中山)、陈(炯明)斗争的牺牲品,且双方各有嫌疑;而国民党方面则多将责任归集陈炯明。美国维州科技大学历史教授汪荣祖认为,邓一直是陈炯明最得力的心腹将领,陈不可能杀他,反而孙文一派嫌疑最大。有文章分析:“仲元之死,他治军严谨,廉正不阿,时人誉之为“南州铁汉”,实因缉获大批走私鸦片,广州烟商恨之入骨,而必欲致之死命也”。我个人认为最后观点较符合常理,陈炯明绝不会蠢坏到杀袍泽自断一臂,至于会不会”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则难以厘清。我建议在广州黄花岗邓铿墓附近为陈炯明立一铜像,让这一对生死患难的战友相邻为伍,生前的是耶非耶任凭后人评说,在为海外华侨回大陆参观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中国近代史上仿效文明国家提倡政治和解增添浓重一笔。

愿岁月静好,陈炯明先生地下安息!

梅宇亭 2014年发表,2020-08-02修改。

(欢迎你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留言)

相关新闻

评论列表(8条)

  • 匿名 2021年3月7日 上午10:54

    还原一个史实的民国。

  • 匿名 2021年3月7日 上午11:25

    丁肇中先生接受某电视栏目采访的时候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时那个王某的男性主持人就停在那里愣了一下,不过那时很开明,照播了

  • 匿名 2021年3月7日 下午12:35

    还历史以真相,

  • 匿名 2021年3月17日 下午4:18

    陈炯明是我国践行民主宪政的先驱。

  • 匿名 2021年3月17日 下午4:37

    我们有理由相信,陈炯明不是革命叛逆。相反,他不仅是粤东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 匿名 2021年3月17日 下午4:39

    赞同!建议在广州黄花岗邓铿墓附近为陈炯明立一铜像,

  • 匿名 2023年4月15日 上午1:47

    banner
    袁世凯是满清王朝终结者,也是中华民国缔造者

    2020年10月20日 上午9:11
    文:鬼首天龙

    袁世凯是满清王朝终结者,也是中华民国缔造者
    从1900年说起吧,当地球人刚刚迈进新世纪的时候,在大清王朝统治下的这块土地上,义和团暴乱肆虐在山东山西河北东北等地方,这是一场巨大的人祸和灾难,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已经看到了一出悲剧在上演,李鸿章和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主张了“东南互保”,严防义和团暴乱向中国东南地区蔓延。北京的慈禧太后的旨意遭到了抵制和抗拒。

    “抗旨不遵”这种行为在专制的政治体制里,作为臣子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可以被视同为“谋逆”,是在十恶不赦之首的,因为在专制的政治体系里,权力是不可以打折扣的,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专制统治的根基必将受到动摇,“抗旨”的臣子不能得到惩罚,“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即有分崩离析的危险。然而,李鸿章等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东南互保”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历史名词而已,没有多少人在这个历史名词上进行更多的诠释和解读。其实,这场“风平浪静”的“东南互保”运动才是最后致大清王朝气绝身亡的最重要原因。“抗旨”的臣子们没有受到任何处分,中央政府的权威便不复存在,当十年之后武昌城头上一阵枪声响过之后,全国各地的督抚们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让大清王朝终于寿终正寝。

    十月十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早晨开始,即有人表示庆贺,有人还打出了青天白日旗,我知道这是一个态度的表达。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们,当年武昌城头的枪声,其实是揭开了中国现代政治灾难史的序幕。大清王朝筹备多年的君主立宪化为泡影,满清皇帝最终逊位退出了历史舞台,延绵二千年的帝制貌似终结,政治共和的中华民国成立,革命党人一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但是孙中山却不这样认为。

    今天我们回顾重温辛亥革命的那段历史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不是一场如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所讲的那样,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而是一场民族主义革命的结果,当时的革命党人无不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鼓动人心的政治口号,这是一个最容易激动和鼓舞愚民的政治宣誓,革命党人的前仆后继无一不是在这面旗帜之下,上演了一幕幕壮怀激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悲剧。

    无量头颅无量血,换来一个假共和。这是谁的诗句?似乎并不重要,但是,什么才是真的共和?这才是问题所在。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孙中山认为这不是真共和,许许多多的民众们,也对所谓共和没有好印象,在这些人的心里面和头脑中,没有皇帝的日子就是一个字:乱!没有一个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和百分之百赞成率的大会,这算是什么世道?

    袁世凯称帝了,这是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里最大昏招和败笔,是谁害死了袁世凯?这是一个问题。倘若中国人民真的不能过没有皇帝的日子,当初等待和促进大清王朝的君主立宪,不是挺好的一个选择么?一个统治中国二百多年之久的王朝被终结了,而且是袁世凯亲自操刀逼宫,如今你却黄袍加身登临大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也是在所难免了。鼓动袁世凯称帝的那些人们,去看看他们的名字,鄙视他们一下。臭棋篓子下大棋,也真好意思称国手!

    袁世凯这个人,是满清王朝最后的那些年里,最具有国际视野和杰出政治才华的人,可以说没有之一。大清朝的顶梁柱臣李鸿章临终前向慈禧推荐他,慈禧最信任的大臣荣禄临终前也想老佛爷推荐他。在满清预备立宪的那些日子里,袁世凯在各个方面的政绩可圈可点,本来死气沉沉的大清焕发出崭新的政治气息。但是,慈禧不幸过早地死掉了,她的“预备立宪”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付诸东流。

    袁世凯如果是大清王朝的死忠之臣,他是有能力绞杀革命党人的犯上作乱的,但是他没有,一是当年戊戌变法的失败,坊间传言是由于袁世凯告的密,光绪皇帝之死的这笔帐,也被摄政王载沣记在了袁世凯的头上,摄政王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爸爸,他地袁世凯是欲除之而后快。袁世凯如何能对小皇帝誓死效忠?但是,袁世凯是一个政治家,他与革命党人的区别在于,他知道妥协。中华民国的宣告成立,其实正是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妥协的结果。

    袁世凯是满清王朝的终结者,也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这才是他真正的历史定位,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非他莫属,他有这个威望更有这个实力,孙中山算什么东西?但是,孙中山没有当上大总统,他就认为革命没有成功,他号召同志仍需努力,于是一次次捣乱一次次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投入苏联的怀抱。有人说苏联的资金和军事支持,是孙中山卖身投靠的原因,这不过是原因之一,孙中山对于苏联模式的情有独钟,才是他真正的政治面目。

    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是孙中山提出来的,这实在很难让人想得通,以推翻满清为革命目标的孙中山,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真的理解民主政治的内容么?一个民主革命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民主精神,他有么?国民党的缔造者是宋教仁先生,这是中国史上第一位自下而上选举出来的内阁总理,可谓开天辟地之事,但是在他赴任就职的启程之日,被暗杀了。谁是谋杀宋教仁的幕后凶手?这是一桩历史公案。我们知道,宋教仁如果不死,孙中山没有政治舞台。

    孙中山终于发动了二次革命,以宋教仁之死为最大借口,宋教仁之死的屎盆子被扣在了袁世凯的头上,国民党的历史教科书上当然会这么书写,海峡这边的历史教科书上也会这么书写,这是一对同胞兄弟。二次革命开启中国现代史上以武力解决政治争端之先河,从此让中华民国再无一日宁日,革命、继续革命、把革命进行到底,反革命罪是由国民党制定的罪名,是要被镇压和杀头的。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1949年,革命的国民党终于被更革命的同胞兄弟给赶到台湾去了,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员们遭到了最大程度的镇压。

    有国民党的拥趸者为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辩护,袁世凯称帝是一个最大的理由。但是请搞清楚好吗?发动二次革命在前,袁世凯称帝登基在后。时空不可颠倒。当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在悔恨当中死去了,他说我的初衷是立宪而不是独裁,但是没有人听他的解释,最起码亢奋的革命者们是不听这个解释的。袁世凯身死之后的中华民国呢?孙中山与他的同志们依然不认为是真正的共和。革命者就是这么固执,只要是自己不同意和不满意的,就绝对不放下革命的枪杆子,更何况这时候有苏联提供枪杆子呢?

    在苏联的资金和军事强力支持下,国民党及其合伙人终于通过六次北伐战争成功颠覆了中华民国,此后的中华民国其实是国民党的中华民国。这前后的中华民国有什么区别吗?有所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大概应该知道陈炯明这个名字,被海峡两岸的历史教科书名之为军阀,我们都知道他与孙中山的政治分歧在哪里,一个主张邦联,一个主张统一。邦联是和平的主张,统一需要武力进行,中国人民选择了后者。

    关于孙中山,有人总结说孙中山与四位朋友的决裂,分别堵死了四条有可能使中国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无论是章太炎的自由,还是宋教仁的议会,或是黄兴的法治,抑或陈炯明的邦联,都有可能使中国走出黑暗,但是他们都败在了孙中山的革命的旗帜之下。其实,哪里是败在了孙中山革命的旗帜之下,他们都败在了中国传承了二千年的政治与文化的观念之下。

    章太炎本是老同盟会员,与孙中山是故友旧交,后因政见不同,与孙中山渐行渐远。传闻在孙中山逝世后写了一副极其另类的挽联:一曰:“举国尽苏联,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挽联虽未贴出,但被四处流传,让人大跌眼镜。人说章太炎有疯子之雅号,我以为章疯子实乃大明白人也,那些以追随孙中山为荣光的文化人们,都特么是傻逼!

    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开武力解决政治争端之先河,断绝了共和之路;国民党的六次北伐推翻合法的民国政府,让一个本来有希望在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发展腾飞的大中国,打得是遍体鳞山满目疮痍羸弱不堪。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中国人的一大优良传统,在后来的历史教科书上,把推翻满清的荣光的桂冠戴在了孙中山的头上,这是国民党合法存在的最大理由。此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更是一个灾难连着一个灾难,直到把这个国家推进到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上一篇:解密台湾二二八事件:一个小贩引发的流血惨案
    下一篇:民国词典:预备立宪
    相关新闻

    三年内战中,苏联究竟给了多少武器?苏联的四大谎言,颠覆认知,细思极恐!李大钊被施以绞刑,24年后真相浮出水面易中天:农民起义不值得过分吹捧北伐前夜的十字路口:封建制还是联省自治?沈崇, 压倒中华民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前尘往事:让日本人走火入魔的爱国主义真的?有三位共军将领曾救过蒋介石的性命恨死老子!日本侵华,耽误了中国多少事?新华日报/曾经的民主灯塔和自由号角
    评论列表(3条)

    匿名 2023年4月14日 下午8:01
    猢狲曾是一发奋致力于在国内外茅厕中乱贴“包治某病”小广告的妇外科江湖游方庸医……中的“有食之士”
    缘于医术拙劣且非法行医,医疗事故频发、投诉迭起、索赔泛滥,逼不得已才非法易业;投机政界,效忠外夷、分裂祖国;乱党、卖国、谋财、害命……贻害无穷!

    • 匿名 2023年4月15日 上午9:45

      在那可以看到鬼首天龙的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