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不得不提林徽因和张爱玲,她们一个像“人间四月天”,一个怀揣“天才梦”,一个在建筑界居功至伟,一个在文学界无出其右。

两人相差16岁,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都有显赫的家世,受过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骄傲、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的爱情也同样,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被后世众人津津乐道。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而两人又是那样的不同,林徽因就像优雅的百合,端庄大方,张爱玲却像是带刺的玫瑰,恣意浓烈。这不同,与两人的童年境遇分不开。

1.童年的境遇,一个逆袭,一个叛逆

1904年,林徽因出身在官宦世家,8岁时,父亲林长民成为参议院秘书长,童年生活富足,却透露着哀愁。

她是庶出,母亲何雪媛出身卑贱,缠小脚没读过书,不受宠,常年生活在抑郁黑暗的后院。

林徽因自小就知道母女俩在家中的地位,她一边自卑,一边想逃离。姑姑教会她识字后,便一头扎进书海里。

淡淡的书香,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慢慢的展露出她聪慧的一面。

父亲工作繁忙,常年在外,林徽因6岁时,便能代祖父给父亲写信。她的聪慧和博学受到父亲的青睐,变成了家中最受宠的那个孩子。

12岁时,林徽因随父亲定居北京,进入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就读。16岁那年,父亲要去欧洲考察访问,决定要带徽因一起去。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父亲写信告诉她此行的目的: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谨记父亲的叮嘱,这次欧洲行,不仅让徽因认识了才华横溢的徐志摩,还奠定了她毕生的梦想,她要成为建筑师,把西方的古典建筑思想带回国。

1年后林徽因回国,已经不再是在母亲抱怨中自卑的小女孩,而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林家之女。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比起林徽因的逆转人生,张爱玲的境遇复杂又凄惨。

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虽然家境优渥,但父亲张廷重却是个“遗少”做派。

张廷重虽有满腹经纶,却非常懦弱,接受的是新式教育,骨子里却还是老做派,赌博、狎妓、抽大烟都没落下,和爱玲母亲离婚后,还染上了毒品。

爱玲母亲黄素琼和父亲门户相当,是个实打实的新式女性,性子泼辣好强。因不满父亲的遗少作风,母亲在爱玲4岁时,就和姑姑张茂渊远赴欧洲,从此挣脱牢笼,改名黄逸梵。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张爱玲骨子里的倔强和好强,多半受母亲和姑姑的影响。

母亲走后,父亲更加肆无忌惮,姨太太住进家里来了。男女不平等的待遇,让她敏感的内心,生出些许自卑。童年的的张爱玲,便是在这样纸醉金迷、父母分离、动荡不安的环境下长大的。

“出名要趁早”,爱玲3岁便识字, 在私塾读书,7岁便写了人生第一本小说,接着第二本,8岁时,写下了类似乌托邦的小说《快乐村》。

母亲回国2年后,对父亲彻底失望,两人离了婚。不久,后母孙小姐进了门,这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

她带了满满两箱旧衣服给张爱玲穿,对此敏感的爱玲感觉非常羞耻,使她整个中学时期都笼罩在自惭形秽里。后母挑拨父亲与张爱玲姐弟的关系,到后来,姐弟两都被父亲不喜。

张爱玲性格因父亲的疏远和母爱的缺失,而变得越发的孤僻,她用冷眼看着身边的一切,用孤傲和冷漠来保护自己。

在一次与后母的争执中,父亲不由分说就把爱玲打了一顿,还把她软禁在楼下空房了,有半年之久。

期间她得了痢疾,父亲却不允许请医生,多亏保姆何干,忙前忙后,她才免于一死。病好后,她就逃出了张家的牢笼,奔向了崇拜又神秘的母亲。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母亲并没有工作,靠变卖遗产生活,张爱玲来了后,生活便捉襟见肘。张爱玲深知自己没有退路,不想嫁人就要好好学习,最终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伦敦大学。

恰逢当时欧战爆发,张爱玲最终还是没能去伦敦,最终去了香港大学读中文系。1942年, 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

年幼时的悲惨经历,塑造了张爱玲敏感、孤傲、倔强、悲观、早熟的性格,不仅影响她笔下的故事,还影响她的爱情观。

2.惊世的爱情,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16岁的林徽因在伦敦遇到24岁的徐志摩,如花的年纪,总是容易萌生别样的情愫。在徐志摩的浪漫情怀下,徽因也许有些心动,但当知道徐已娶妻生子之后,便决绝的拒绝了。

因为母亲的遭遇,让徽因决定,绝不做妾。虽然,徐志摩为她与张幼仪离了婚,但她依然觉得多情的徐志摩,并非良配。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回国之后的林徽因,与内向稳重的梁思成,成为了恋人。在梁思成受伤住院期间,徽因常去照顾,两人谈天说地思想甚是契合,不久便订了婚,双双赴宾大求学。

林徽因爱的理性,她早就看出徐志摩是个风流才子,曾冷静分析过徐志摩对她的爱: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用他的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和林徽因的理性相比,张爱玲在感情上非常感性,虽然早熟的她对爱情看得甚是透彻,但架不住一个自卑的人渴望被爱的心。

爱玲初见比自己大14岁的胡兰成,就谈了5个小时,两人对文学艺术的见地相仿,不觉生出互相欣赏之意。不得不说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他不仅懂的她的作品,还懂得她这样的女人对爱情的渴求。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相恋后不久,爱玲知道胡兰成在南京已经有了一妻一妾,但她并不在乎他有家室,他是什么人,只在乎这个人懂她爱她。

就如爱玲在照片背后写下的那句: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半年后,胡兰成抛下一妻一妾和张爱玲低调的结了婚。胡兰成许她“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这段不平等的爱情,也许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

胡兰成先后与护士小周和寡妇范秀美纠缠在一起,同居不够还结了婚。张爱玲足够隐忍,不是不痛,是强装不在意。

这段维持2年多的婚姻,最终以爱玲的一封信告终:“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予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的。”

怕他们生活艰苦,爱玲随信寄了30万块钱,这是他创作的电影剧本《太太万岁》的稿费。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张爱玲虽然对爱情看得透彻,对人性剖析的一针见血,但终究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那样的才情和聪慧,却注定输给了爱情,让人唏嘘不已。

林徽因是理工女,张爱玲是文科女,两人的爱情观相差十万八千里,其结果定然不同。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林徽因更像薛宝钗,她的理智更接近普世的爱情观,最终获得幸福的婚姻;张爱玲更像是林黛玉,她敏感、奋不顾身,敢爱敢恨,注定是悲惨结局。

虽然她最终选择离开,但这段感情最终成了心口的一根刺,成为“华丽睡袍里的虱子”,伴随一生。

3.世俗的生活,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林徽因是灵动的,乐观的,虽然父亲在她宾大读书时便去世了,但梁启超一直把她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供她完成学业。

虽然,她和梁思成跑遍中国去考察古建筑,中年逃避战火到西南教书,晚年饱受病痛的折磨,生活中的贫穷艰苦没少受,但在精神上却是无比富足的。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她一直是被爱的,父母、丈夫、子女、朋友,他们喜欢她的美丽与聪慧,喜欢她的巧辩和才情。

虽一生都扎身于建筑与艺术的殿堂了,却能言善辩、精于社交。在沙龙里,她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在各种感情里,她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可以说她是知世故的,她的爱情观、人生价值观、国之大义,正是当时最前沿的、时代所需的普世价值观,所以才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成为很多人的女神。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张爱玲远没有这么幸运,她虽孤傲却自卑、敏感、悲观,生命早期被家人、爱人所伤,给她一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

晚年的她变得更加的孤寂,独自孀居几十年,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在公寓里去世,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

没有林徽因的社交上的游刃有余,张爱玲是生活低能者。刚开始和母亲生活时,她连苹果都不会削,不认路,不喜社交,基本的生活都很难自理。

30岁后,再看林徽因与张爱玲:一个“世故”,一个“凉薄”

母亲叹息的说:“我宁肯当初不去照顾你的伤寒病,让你死了,也不愿你活的这么痛苦。”母亲对她两年的培训,依然不能让她在待人接物时变得游刃有余。

在文学艺术上,她是天才,她的那双慧眼总是在黑暗里观察众人,有经过妙手畅快淋漓的汇聚于笔端。她出世却不入世,对于生活她只是一个旁观者。

与父亲决裂,误解母亲的“嫌弃”,不借钱给贫苦的弟弟,去世时也没能留给弟弟一分一毫。除了对胡兰成慷慨,对照顾她的朋友回报,对文学热情,对金钱华服追随,她对待亲人和世人总是冷漠的、凉薄的。

张爱玲曾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凉薄,也许只是她的保护色,却最终没能保护自己周全。

世人,为什么喜欢林徽因的更多些?我想,也许是因为徽因的价值观被更多人认同,又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张爱玲的才华和勇气,便寄希望于像林徽因一样圆满。

纵然世故、凉薄又如何?林徽因和张爱玲,就像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虽有不同颜色的光芒,却是始终众人所不能及的存在。

她们的独立、坚强、才情与贡献,注定被后世人观瞻、敬仰与追随。

来源:倾叶轩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