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只见过袁世凯一次,说话刻薄的他,却用30字给予高度评价

大家都知道,鲁迅的文字一针见血,他骂人毫不客气,甚至可以用尖酸刻薄一词来形容。在读者圈子里,鲁迅有“骂人专家”的称号。有人曾将鲁迅的骂人技巧总结为八点:不留情面,毫不客气;正对要害,一击致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退为进,旁敲侧击;预设埋伏,小题大做;冷嘲热捧,尖酸刻薄;戳穿假面,让其现形;用词贴切,生动活泼。

  鲁迅骂人确实有一套,可我们发现他对袁世凯的评价却很正面。袁世凯是在国人的一片指责中病死的,他在遗书中写道:“恨只恨我,读书时少,历事时多。今万方有事,皆由我起。帝制之误,苦我生灵,劳我将士,群情惶惑,商业凋零,如此结果,咎由自取。误我事小,误国事大,摸我心口,痛兮愧兮!”

  资料显示,鲁迅一生只见过袁世凯一面,时间是1912年,这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时教育总长是蔡元培,他邀请鲁迅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文化、艺术等方面工作。此时鲁迅30岁出头,他很想大干一番,同时鲁迅的月薪不低,一个月有100多块大洋。

  鲁迅正式任职前,得到了袁世凯的接见。关于两人交谈的内容,已无从考证,但是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鲁迅用这30个字向人们透露一个关键信息,袁世凯对教育非常重视。

  客观来说,袁世凯确实犯了很多不可饶恕之罪。已故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曾说:“自民国有史以来,吾未见一本、一篇或一页对袁有正面评价之书。”可袁世凯对近代教育绝对是有贡献的,袁世凯说:“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古今立国,得人则昌。作养人才,实为图治根本。查五洲各国,其富强最著者,学校必广,人才必多。中国情见势绌,亟思变计,兴学储才,洵刻不容缓矣。”早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袁世凯就创办了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前身)。

  出任直隶总督后,袁世凯将新式教育办得轰轰烈烈。当时的直隶境内有各种层次的学堂,有小学堂、大学堂;有官办的,有民办的;有普通学堂,有专门学堂,比如师范学堂、女子学堂、各类时务学堂、警务学堂、各类军事学堂;有全日制,甚有夜校。

    1910年,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在中国考察教育,他对袁世凯创办的新式教育赞赏一角,并将考察报告在《泰晤士报》上连载。袁世凯重视教育,由此可见一斑,难怪鲁迅给予他正面评价。

参考资料:《袁世凯与民国教育》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