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两个阵营:两个同宗的委员长 两个将军娶了姐妹花

乔石和蒋介石同宗 分别担任两个阵营的委员长 乔石原名蒋志彤,浙江定海人,1924年12月出生在上海普通职员家庭,”乔石″是化名。 蒋介石,名中正,1887年10月出生,字介石,学名志清,浙江奉化人。 海外曾有人考证,乔石(蒋志彤)与介石(蒋志清)同为渐东人,同宗同祖。蒋氏姓源纯正,出自姬姓。其血统来源于西周皇族,其姓来源于周武王后人受封之地”蒋″(今河南固始县)。 网上有一…

黄埔明星蒋先云,毛伟人和蒋校长最钟爱的弟子

蒋先云(1902—1927),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毛泽东的小老乡。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结识了毛伟人,两人成为同道,不满20岁就参与领导水口山矿区工人运动。而安源大罢工时,蒋先云曾是毛泽东和李立三的得力助手。1921年10月,经毛泽东作主要介绍人,并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审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吸引了全国一大批有志青年踊跃报名。蒋先云也由中共湖南党组织选派,经毛泽东…

谜之戴笠 :不是军统局局长 甚至不是国民党党员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字雨农,原名戴春风,浙江省衢州保安乡人。 戴笠从少年时起便是一个聪明但并不讨人喜欢的捣蛋鬼。1909年,戴笠离家进入了县立文溪高小,小小年纪就遍读诗书,成了乡邻闻名的“才子”。他似乎天生是领头人物,16岁成为学校宣传卫生、提倡进步、反对鸦片的“青年会”主席;17岁时,成功考取了名校浙江省立一中;十九岁时,这位血气方刚的男子汉认为应当参军报国,成就一…

朱执信和汪精卫一一“广州第二家庭″走出的民国甥舅双雄

刚刚过去的2020年9月22日,是资深的资产阶级革命者朱执信殉难100周年纪念日,特整理此文以志纪念。 广州高地街许地的许氏家族,素有“广州第一家族”的美誉,在这里走出过许祥光、许应荣、许崇智、许崇清、许广平等近现代名人,载诸史册。 很多人未知,广州豪贤路,也有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绕不过去的家族——汪氏家族。中国国民党双擘汪精卫和朱执信出自这里,他俩是舅甥关系。 如果说许氏家族以仕途辉煌杨名,则汪氏…

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不打官腔,超乎想象!

光绪皇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读后让人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认知的感受,一个封建皇帝没有任何八股之气息,即便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陈旧腐朽之气也全然感觉不到,没有任何官场报告常用的官话、套话和空话,更加没有假话、空话和废话,读后感到很新鲜,一个古代君临天下傲视黎民的封建皇帝,却看不到太多自以为“奉天承运”伟大正确的那种帝王霸气。 这种气质值得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深思。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

宋美龄:蒋经国根本称不上政治家,是个混账!

宋美龄说:蒋经国根本称不上政治家,是个混账!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1988年1月13日下午,蒋经国在台北突发大量吐血,迅即引发休克,很快就因心脏呼吸衰竭去世,享年79岁。 蒋经国去世时,91岁的宋美龄正在睡觉。听到这个噩耗,她慌乱地穿起衣服,在床上坐起来,陷入了悲伤之中。 过了好久,她下床,来到客厅,长叹一声: “经国去了,蒋家的后事还没办完结吶!” 过了一会儿,蒋介石的老秘书秦孝仪急急忙忙地进来…

真实而不一样的康生:人性和党性的矛盾体

1943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普遍开展“审干”。 1943年7月15日,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康生作《抢救失足者》报告,宣称延安各机关“特务如麻”。 “审干”运动转为肃反运动,即“抢救失足者”运动,并迅速掀起高潮。“左”祸盛行,怀疑一切,残酷斗争,大批无辜的同志被无情打击为“特务”、“叛徒”和“敌探”,造成大批冤假错案。 蒋南…

她没有和鲁迅结婚,却给鲁迅生下了唯一的孩子,被人称为“害马”!

许广平出生于广州一个衰败官僚世家,父亲在家族之中不受重视,还是庶出,在她出生后没多久父母为了增添几分在家族中的影响力,就将她许配给当地一家地主家庭。 如果这个女孩早出生十几年,不曾赶上中国思想变革,那么她的一生也许就这样浑浑噩噩平平淡淡过去了。 在她少女时期,身边就有许多受先进思想影响的同伴,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开始追求独立自主来,极力反抗父母给自己包办的娃娃亲。 许家封建气息浓厚,每个女子都被要求缠…

史上最牛校长,敢刺杀慈禧,敢跟学生决斗

做为教育工作者,校长都是为人师表的,一般应该是文质彬彬,很斯文很儒雅的。但今天要讲的这位校长却很另类, 他敢刺杀慈禧太后,敢跟他的学生们决斗,甚至敢为老师造假文凭,颇有胆略,堪称民国最牛校长了。那么他是何方高人?为何有这些“疯狂”举动?他究竟是不是民国最牛校长?且看本期分解。 一提他的名字,你就得服。不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先生。牛不牛,不靠吹牛,看表现。 (一)不当翰林当校长 蔡元…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948年底,傅作义将军息兵,共产党军政人员开始驻入北平。梅贻琦和当时许多大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走还是留的选择。关于这一点,许多人的记忆并不相同。据梅的学生袁随善回忆,大概是在1955年,梅贻琦和夫人韩咏华路过香港,主动地跟他说起当时离开的情形:”1948年底国民党给我一个极短的通知,什么都来不及就被架上飞机,飞到南京。当时我舍不得也不想离开清华,我想就是共产党来,对我也不会有什么,不…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