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网

黄埔军校:孙文与斯大林的最佳“合作项目”

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中央秘密档案划归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并于近年被解密。其中,最关键部分是政治局的指令性决议,即所谓「特藏卷」,包括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斯大林的指令。历史学者李玉贞指出,这些文件显示,苏俄在1920年代向中国投入数千万金卢布的援助,其目的是「牢牢控制住」中国,甚至为中国设计一套政府模式或政治军事力量组合的模式。 至于广州,计画提出黄埔必须建立新军,使其军队达到2万5000人…

全文实录:李强总理首场记者会10问10答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全文实录如下—— 王超(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刚刚举行了闭幕会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强和各位副总理与大家见面,并请李总理回答大家的提问。有请李总理。 李强: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与各位媒体朋友、各位记者在这里见面…

曾永昌:中国经济最大危险在哪里?

中国经济最大危险藏在债务中(作者:曾永昌)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引擎都是印钞、投资、出口、房地产,现在几乎所有单位、所有个人和所有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贷款。此次债务危机是被维稳强压下来,来不及化解的近40年高速增长的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老百姓毫无思想准备。大环境所致,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可能会比过去三年还要差。可以肯定,中国决策层也正在权衡政策选择,力求将既定损失降到最小。 笔者以为,中国经济的…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野之别

孙立平 文  |  先知书店 编 前几天我说:“在眼花缭乱的变化面前,在莫衷一是的纷争之中,不要模糊了一条最基本的边界——文明与野蛮。” ▌我们不要迷失,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几个月前我曾经提出过国家的方向感、精英和上层的安全感、老百姓的希望感的问题。在新的国际环境之下,这几个问题,尤其是前者,就显得更为现实。这当中最关键的是,如果在一时一地的…

中纪委原副书记:民众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

最近,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情况,2022年全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实现6.69万亿,同比大幅下降23.30%、同比减少2.02万亿元。众所周知,各地的土地出让金一般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公务员数量是710万,算上参公、党群、工会妇联残联作协等是1300万,事业编制3100万,一共就是4400万。全国财政供养人员合计5100万。再加上离退休人员,财政…

祭谭嗣同:他为苍生去挨刀,依自横刀向天笑

NO.1从谭嗣同一首诗说起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谭嗣同一首著名的绝句诗,里面有他最著名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这句诗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是我这篇文章的文眼,稍加改动放在文章的标题上了。这首绝句诗不仅是谭嗣同的绝笔,也是历史上的绝唱,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惊天地,泣鬼神,感天动地,震古烁今。 下面来解说一下这首…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文:小万工  编:千字君、白果 我一直很想写一位已经逝世的校长,因为他所创建的燕京大学,我虽然无缘就读,却对我影响至深。我第一次知道燕京大学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北大校园里看到一个男生穿着某社团的文化衫,背后印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九个字。当时我正陷在大学生常见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迷惘当中,却因为这几个字得了许多的亮光。 后来我才知道这九个字是燕…

所谓乡绅:一群被贬称为地主恶霸的文明人

传统中国,被称之为乡土中国,而乡土中国之所以有凝聚力,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相承,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乡绅。所谓乡绅,其实就是乡土中国的灵魂人物。 乡绅,又谓之绅士、缙绅或士绅。传统乡绅的资格是明确的,一般由退休官僚、暂居乡里的朝廷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宗族组织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它的地位是通过官职和学衔而获得的。 乡绅是一种帝制时代独特权力结构的产物,承担着“官民中介”的角色。古代中国素有“皇权…

老照片旧时光:地主和农民各有各的幸福

这组照片出自英国人史丹利格雷戈里之手(Stanley O.Gregory)。1920-30年代格雷戈里游览中国多个城市拍下数百张照片,颇有价值。一部分照片仅有年代没有标明地点,却纪录下民国二三十年代真实的一幕。 二十年代初,虽然国家纷乱,然而在乡野之间,生活还如往常一样,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每逢初一十五,就是这个村寨赶集的日子,许多乡人都会从各地会聚,在这里交换一些生活物资。那时候民风淳朴,物欲…

傅国涌: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来源:故问社 (本文系作者在浙江大学的讲演,根据录音整理) “胡适是个一辈子想保持自由、独立、怀疑、宽容的人,他在政治的道路上一直主张走一条和平的、渐进的转移政权的道路。” 60多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最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多,而且中途有许多人离开,但我在浙大校长竺可桢当天的日记里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讲演…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