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华

民国时期大学分类别全名单/共计210所

——截至1948年7月,国内各类高等学校统计共210所 按办学层次,分为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三个层次;按办学性质分国立、省立和私立。 一、国立大学(31所) 校名 所在地 校名 所在地 中央大学 南京 重庆大学 重庆 政治大学 南京 四川大学 成都 北京大学 北平 南开大学 天津 清华大学 北平 北洋大学 天津 中山大学 广州 山东大学 青岛 西北大学 西安 河南大学 …

10 部经典的民国电视剧,你看过几部?

民国剧向来是观众喜爱的剧种,其中的帅哥美女也十分抢镜,小编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经典民国剧。 来不及说我爱你 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改编自匪我思存同名小说《来不及说我爱你》,由钟汉良、李小冉、寇振海、归亚蕾、谭凯、齐芳、孙玮主演。该剧讲述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一方军阀少帅慕容沣和富商之女尹静琬从相遇、相爱再到被迫分离的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凤穿牡丹 《凤穿牡丹》由香港导演曾丽珍执…

民国女神养成记:林徽因的幸福和美丽不可复制

林徽因的相貌是跻身民国名媛的重要条件,但是,关于收获幸福,林徽因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漂亮。与林徽因关系紧密的几位男士,绝对不乏美丽异性的爱慕。那么,除了外貌,林徽因,还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质呢? 灵气 林徽因的丈夫是梁思成,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安排了他们的第一次相见。梁思成直至晚年,对初见林徽因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他回忆: 原想林徽因应当是非常传统的扮相,所谓的一头乌发,大辫子。但是见到的林徽因后,发现她…

民国经典:胡适致毕业生——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这是胡适先生1929年作为校长,对中国公学十八级毕业生的赠言。胡适告诉青年人,在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正是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们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本文原标题为《一个问题》。 1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

钱钟书一段话把林徽因写到极致,她不是女神,是绿茶

林徽因是才女,钱钟书是才子;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传过绯闻(真真假假),与梁思成走入婚姻,而钱钟书一生只有杨绛一人,夫妻恩爱无比;林徽因主攻建筑,同时也是诗人、作家和教师,而钱钟书主攻文学研究与创作,以擅长批判著称。 两人看似没什么交集,实则做过邻居,同住清华园。钱钟书养猫,林徽因也养猫,林徽因的猫更厉害,经常欺负钱钟书的猫,钱钟书一看自己的猫受委屈,忍不了,三更半夜也要爬起来把林徽因的猫打回去,…

真正的贵族长什么样?民国名媛养成记

“一位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 蔡康永描写他的母亲,是个标准的上海名媛:每天12点起床洗头,做头;旗袍穿得窄紧;心情好的时候,自己画纸样设计衣服;薄纱的睡衣领口,配了皮草;家里穿的拖鞋,夹了孔雀毛。蔡康永像看客一般,望着自己的母亲靠在墙边抽烟,眼光飘忽阳台外——他用了一个词:艳丽。 “艳丽”一词对于爱穿旗袍的民国大家闺秀委实准确,但也只说出了一方面…

再说梅兰芳孟小冬:分手见人品,你既无心我便休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孟小冬的最初认知是来自于梅兰芳。一位是“梨园冬皇”,一位是“旦角之王“,两人的爱情与纠葛将“人生如戏和戏如人生”诠释地淋漓尽致。但在这些故事的背后,很少有人了解真正的孟小冬是什么样的。 在当时的社会,很多女子需依附于男权而生。但孟小冬却是最与众不同的存在。她孤苦无依、历尽沧桑,却满身傲骨、活得尽兴。她容貌出众,身怀绝技,却没被浮华冲昏了头脑,永远都懂得取舍与放下。 时光深处的…

为什么说张爱玲的一生,暴露了男女关系的真相?

文 | 十点君 要说最有趣的民国女子,非张爱玲莫属。 她的才情轰动上海,处女作《第一炉香》被紫罗兰杂志主编看到后,他惊呼:“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小说!” 傅雷称她的《金锁记》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白先勇赞她:“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 名导侯孝贤也说:“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一个世纪以来,张爱玲早已走出文坛、家喻户晓…

民国权倾朝野的最强势机构,从南昌起步,非嫡系亲信不能加入

在中华民国蒋介石执政时期,要说哪个部门最不好惹,许多人必定要说是“特工王”戴笠一手创建的军统这些特务机构,实际上,这都是现代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误导。军统特务们的确凶神恶煞、杀人如麻,但那也仅仅是对于普通群众和基层的军政官员而言,实际上对于国民党上层人物来说,军统不过就是令人厌恶的一群癞皮狗而已。 军统在军政大员们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抗战时期,军统特务在陪都重庆跟踪周恩来,竟然一直追踪到了桂系二号人物…

民国名家随笔散文:牛津忆录

本文原载《人间世》第17期(1934年12月5日出版),作者颖夫。 牛津的清晨,是充满诗意的。潮湿的浓雾,好像一层薄沙底,把树木隐约地遮盖着,有时还穿过古式的窗门,在那狭窄的寝室里飘浮着。这时,那小僮也进来了,放下了一壶热水之后,他便到小厅里把火生起来——因为暖气是没有的。高大的红色公共汽车,一部一部的在校外经过,这是把工人载到汽车厂去的。石块的梯子上,也渐渐的有学生们的足迹了,他们拖着睡鞋,“滴…

QR code